央國企躬身入局物流市場,以數字技術提升產業運營效率,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近日,中國數聯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成立,成為首家數據科技央企。
億豹網獲悉,中國數聯物流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注冊資金100億元,擁有“豪華”投資者陣容,包括招商局集團、中國保利集團、中國物流集團、中國民航信息集團、上海國盛(集團)、上海數據集團等。
像中國數聯物流這樣的“國家隊”玩家入局,無疑于給物流市場打上了一針“強心劑”,能夠最大程度調動核心資產、撬動多方巨頭資源。
那么,對于已經在物流市場摸爬滾打30余年的快遞企業來說,國家隊頻頻入局,能夠為其帶來新機遇嗎?
目標降萬億物流成本
在物流快遞這個普遍被認為是苦活、累活的行業,央企、國企自2022年開始陸續跑步入場。
雖然入局晚,也從某種角度而言,也是“趕上了好時候”,國內貨運物流網絡系統,已然十分成熟。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超過360萬億元,再次刷新歷史記錄,仍然是全球需求最大的物流市場;快遞業務量預計超過1600億件,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
不過,表面風光背后也有心酸,即便業務量、整體收入遙遙領先,但與此同時,物流效率低下、信息不對稱、資源錯配等問題依然存在,這導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也是居高不下。
據統計,2022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超過17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約為14.6%,也就是說,每創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費是14.6元,2023年這一數據為14.4%,遠高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為改善物流行業成本問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此前印發《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作出部署。
其中,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力爭降至13.5%左右。
億豹網測算,這是什么概念?以2023年的GDP為基數,0.9個百分點的降幅,相當于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超過1萬億元。如果將這一萬億轉化成物流企業利潤,那是一筆十分可觀的數字,這一步目標不可謂不宏遠。
顯然,如果這一目標得以實現,就能夠有效降低國民經濟運行成本、提升制造業競爭力、促進生產力布局優化完善、進一步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簡而言之,對于產業鏈上下游,均是百利無害的。
有了目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如何實現才是關鍵。行動方案也指出,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物流行業的智能化、網絡化、可視化,是有效降低整體物流成本的核心。
實際上,不僅央企、國企如此,近年來,降本增效一直是快遞企業的核心戰略發展方向之一,以順豐、京東物流、圓通、韻達等為代表的企業,利用數智化技術成果降本增效亦走在市場前列。
數智化手段全方位降本
作為物流行業領軍企業同時作為上市公司謀求企業利潤,一眾快遞企業早在多年前就開始布局數智化,以探索和實踐降低物流成本的新路徑。
京東物流依托互聯網基因,在一開始就明確成本控制目標,在數字化應用方面精耕細作。如推出“數智化運輸履約決策平臺”,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5G、云計算及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為復雜系統提供智能化的決策支持。
此外,全面推出“京東物流超腦”,將數智化技術與物流各環節深度融合,實現從智能規劃到智能倉儲與運配,再到智能客服與營銷的全鏈路降本增效。
順豐推出了自主研發的“豐知”物流決策大模型,該模型旨在將大模型技術應用于物流供應鏈的智能化分析、銷量預測、運輸路線優化與包裝優化等決策領域。
億豹網了解到,“豐知”物流決策大模型基于多模態大模型能力構建了多層級多通道需求預測模型,實現更精準的預測結果。不僅如此,計算方式的改變也減少了模型需求數量及資源消耗,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
圓通同樣不甘示弱,將無人技術覆蓋到了快遞全流程。從無人車到智能重卡,從無人中心到無人驛站,通過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務,既降低了快遞小哥的勞動強度,又減少了企業運營成本,還提升了派送效率。
韻達則通過精確的數據支持,實現了降本增效的新突破。如在雙11期間,韻達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提前調撥預售包裹,加速包裹配送。同時,韻達在攬派、運輸和分撥等各環節的核心成本實現了大幅降低,2024上半年就下降了24%。
此外,中通、極兔等企業,也為新能源汽車、服飾、農產品等各垂直領域定制數智化供應鏈系統,包括智慧倉儲物流解決方案等,都為快遞企業自身贏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
新央企帶來新機遇
此次中國數聯物流的成立,也是旨在通過構建國家級物流大數據平臺,促進物流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整個行業的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
億豹網認為,對于快遞企業而言,像中國數聯物流這樣的新央企入局,或許能夠為物流市場帶來全新氣象和改變。
首先,其作為國家級物流大數據平臺,能夠實現數據資源這類核心資產的共享和利用,從而能夠改善快遞行業的數據孤島問題。
快遞企業同質化內卷競爭早不稀奇,各自為陣打造“信息繭房”,且由于信息不對稱、內部流程繁瑣、供應商管理不當等問題,導致時效、貨物安全等不可控,影響客戶服務體驗。
而中國數聯物流這樣的國家級物流大數據平臺,能夠整合各類物流數據資源,形成覆蓋全國、聯通海內外的物流數據網絡。如果快遞企業能夠與其合作,自然能夠為運營提供更精準的數據支持。
其次,在打通數據孤島的前提下,能夠推動多式聯運發展,改善“單一環節成本低、全鏈條運行成本高”這一突出問題。
比如,利用大數據算法,分析預測物流需求,智能規劃運輸路線,減少空駛率,提高車輛、船舶、飛機等物流載體的使用效率,優化物流路徑與資源配置。
有一數據估算,僅此一項,每年就可幫助行業節省成本數百億元。
而在過去,快遞企業只是從某單個節點出發,如分揀、運輸等環節來降低成本。相比民營企業,央國企顯然更能帶動全鏈條資源,打通產業鏈協同,實現結構性降本。
在億豹網看來,降低物流成本也好,提升運營效率也罷,最終還是要提升國民物流服務體驗、提升行業整體服務質量。
未來,如有越來越多央國企進軍物流市場,勢必能夠為行業進步帶來更多活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