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經濟的風到底吹向哪?從首席專家的宏觀前瞻,到落地行業的微觀透視,在產業解讀與民生故事里,看懂中國經濟的“新”活力。
經濟“新”風向之“行業機遇”系列,我們以“反向”為關鍵詞,在不同尋常的經濟脈動中,看出中國產業發展對外的吸引力。在海外消費者沖進中國電商“反向海淘”、境外人才“反向跳槽”中國車企,以及中國年輕人追求更綠色簡約的“反向消費”中,篇章徐徐啟幕。
小紅書成“國際書”。近日,美國用戶集體涌進了小紅書,直接把小紅書頂到了全球免費APP榜第一。嗅到風口的海外博主也紛紛涌入中國社交媒體平臺,相關概念股飆漲。
不只如此,早在這之前就有一批海外消費者把目光投向了淘寶、京東等中國本土電商。海外社交網絡上,由海外消費者自發整理的中國電商海淘攻略被廣泛轉載。諸如“沒有中間平臺賺差價,統一下單后找海運公司一塊郵寄更實惠”“要學會在直播間蹲點搶福利”“如何找一家靠譜的海運公司”,各種攻略層出不窮。
海外消費者“反向海淘”興起,與出海大潮下中國產業帶商家更主動地抓牢跨境電商,兩者一并生動演繹了當下中國商品擋不住的全球魅力,以及中國外貿經濟止不住的新活力。購物消費轉變的背后,也是中國經濟發展和全球貿易格局演變的生動縮影。
中國制造魅力勢不可當
全球消費者擁抱中國品牌
從過去國人熱衷海淘,到如今的國貨潮從國內火出海外,全球消費者也主動擁抱中國品牌。這得益于中國近年外貿的穩中快進,背后支撐的正是中國制造勢不可當的魅力。
回顧2024年,我國外貿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保持了穩定增長。2024年前11個月,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4.9%,實現逆勢增長。
中國外貿展現高韌性之下,跨境電商作為新業態與新引擎,也進一步推動中國外貿的高質量發展。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創歷史新高。其中,諸如SHEIN、TEMU等本土國內跨境電商平臺的快速崛起,讓中國制造廣泛走入全球視野,質美價優、有技術夠創意的“國貨”品牌實力圈粉海外消費者。
大批“老外”沖進國內電商
分享好物和實用攻略走紅
在國外視頻網站Youtube、國外視頻應用程序TikTok上檢索發現,有大量的視頻創作者分享如何在中國電商平臺上購物的視頻攻略。此外,社交媒體上也涌現出不少“反向海淘買啥攻略”“反向海淘轉運公司測評”“反向海淘開箱”等帖子,不少帖子截至目前已經擁有上千的點贊與收藏,評論區也展開了“反向海淘經驗交流”。
小件生活用品成為反向海淘的香餑餑,比如干發帽、便宜的耳釘項鏈、寵物衣服、手機殼、衛生巾、面膜、Apple Watch 3表帶、食品調料等。用攻略分享者的話來講,這些小件與國內差價大、部分用品消耗頻次快,選擇靠譜的海運公司提前轉運囤貨,很受歡迎。
留學澳大利亞,Sunny的另一個身份是“開箱博主”。早在留學的第一年,Sunny就找到了賺外快的新路子,以前在國內就喜歡分享好物和實用攻略,來澳洲發現海外社媒同樣如此。
“海外消費者更看重真實的消費評測體驗,最開始是我跟商家毛遂自薦,對方覺得我還不錯就寄送一些樣品給我免費體驗,我需要做的就是把開箱后真實的體驗分享出來,褒貶都可以,但一定要真實的評測?!睋unny分享,高峰時期租住的公寓客廳堆得滿滿的全是待開箱的免費樣品。
有了前期開箱好物評測的積累,Sunny也成為小有口碑的KOL,在學校也有了不少名氣。疫情之后,來自中國的國貨商品順帶爆火了一把,物美價廉、自帶創新精美設計的國貨,也受到不少外籍朋友的關注。Sunny順勢分享了自己的好用國貨攻略,以及借力國內海運公司,在中國電商大批采購后直發回學校。“大概40多天就能運抵,有些要好的外籍朋友還會提前把需求發給我,讓我幫忙推薦采購?!?/strong>
國內電商直播開啟海外付款
“包郵”的風終于吹到了海外
而國內電商紅火的直播帶貨,也在圈粉東南亞的消費客群。馬來西亞籍華人女孩Mandy則表示,東南亞現在也開始流行看直播和短視頻,除了之前比較成熟的打賞類直播,帶貨直播也逐漸興起。了解到國內直播的品牌、品類更多元,Mandy也學習總結了蹲國內電商直播福利的方法,“名人直播間會有特別優惠,直播開場和中場直播間會有些福利放漏激活流量,以及當地的雙十一節慶這種,都可以特別關注”。
Mandy表示,現在國內電商提供了海外付款方式以及海外包郵,整體上購物還是很便捷的,比如一些美妝、護膚產品有些價格很實惠。據記者了解,目前淘寶已將境外包郵區擴容至1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日本、韓國、越南、柬埔寨以及中國的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京東全球售新增馬來西亞、泰國兩大包郵站點。相應國家與地區的用戶下單滿一定額度后即可享受免費送貨權益。
商機
中國產業帶主動投身跨境電商
國內工廠蓄力跨境托管 海外買手下單廠家直采
海外華人的“自來水”帶火了國內電商上的本土商品。在這波國潮出海的新浪潮中,中國商家也更主動地躋身跨境電商,把國貨之光帶到更遠的地方。這當中,就包括中國制造的基本盤——中國各大優質產業帶。
近年來,越來越多產業帶企業發揮出傳統制造的優勢,借助跨境電商抓住出海機遇。例如,深圳消費電子、珠三角服裝、泉州鞋靴、川渝汽摩配、澄海玩具等產業帶走出了大批賣家,在產品創新、品牌建設、全球業務布局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
近年,SHEIN、TEMU、速賣通、TikTok等“中國跨境四小龍”以及跨境老大哥亞馬遜都紛紛開啟了托管模式。所謂跨境托管,即更友好的跨境出海模式,無需系統了解海外運營、倉儲配送、清關物流、金融支付等眾多跨境環節,只需要把貨物掛至店鋪并發送指定倉庫,國內商品就可以借力跨境電商平臺輕松賣全球。
比如,中山燈飾“廠二代”王蘊就成功抓住了去年歐美萬圣節的熱潮。根據SHEIN的平臺趨勢預測,王蘊在去年7、8月就提前上新了南瓜燈,從最初的一周日均出單超10件再到萬圣節期間產品銷量爆沖60000余單。從傳統工廠到外貿經銷,再到主動涉足跨境電商,借力托管模式,王蘊給自己老工廠找到了新出路。王蘊的跨境店鋪,在半年時間完成了起量與近300倍銷量的爆發式增長。
中國優質產業帶,除了引得各路跨境電商平臺拋出橄欖枝,也吸引了海外買手的關注,這些海外專業買手或為當地的重磅KOL、或為當地線下商城采購優質商品。本土國貨,也被更多有影響力的買手們青睞,走入千家萬戶。
出海頭部服務商雨果跨境的一項業務,就是為海外用戶物色中國優質商品,當中不乏海外KOL的個性化下單,“他們會根據自己受眾的需求和喜好,要求我們為其量身推薦中國品牌,乃至定制來自中國工廠的商品”,雨果跨境創始人翁耀雄介紹。
觀察
外貿穩中見韌
高水平開放注入發展新動能
不管是“反向海淘”的興起,還是中國產業帶主動擁抱跨境電商,國貨出海縮影之下,是中國外貿韌性發展的底色。本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這一戰略部署也為中國外貿注入了新動力,同時也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奠定了重要基礎。
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中國WTO研究院研究員周念利看來,盡管當前國際貿易不確定性風險增加,但挑戰之下中國外貿發展依舊具備多重有利條件。其一,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完整,具備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其二,中國出口對象多元,且外貿結構上以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為主,外貿結構優化動能增強。光是去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順差總額達到了62905.7億元,超2023全年數據,創歷史新高。其三,政策支持持續加碼,為外貿企業注入信心。
在周念利看來,會議中提及的包括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提質增效、擴大新興市場合作、延展至服務業領域的開放及加大吸引外資,都是精準且具備前瞻性的政策賦能。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圓圓表示,會議提出“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展現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決心。面對困難和挑戰,中國仍然積極探索和其他國家合作共贏,成為動蕩國際環境下的“穩定器”。這也是外貿持續發展的充足后勁。
而中國跨境電商,也早已成為中國外貿發展的新引擎。
海外市場的龐大體量、低電商滲透率與高增長率,都成為中國跨境電商領跑全球的重要原因。在跨境電商出海新趨勢下,申萬宏源研究商貿零售首席分析師趙令伊也特別強調“跨境電商+產業帶”所催生的出海新業態。“當前,跨境電商平臺帶動的產業帶出海,讓中國優質供應鏈直接面向國際消費者,打開新的國際市場,促進產業升級。這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制造業向擁有自主設計理念和強勁市場競爭力的中國品牌轉變,從而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壁w令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