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時代下,競爭將更加激烈,“互搶生意”或將成為常態。“從來沒有這么卷過”。一位互聯網電商業內人士對《靈獸》表示。存量時代,各個企業競爭開啟的已不是零和博弈,而是負和博弈。
中通仍舊以超出市場預期的業績表現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行業地位,展現出強大的韌性。2022年亦恰逢中通快遞成立20周年。而邁入2023年,開啟新20年征程的中通快遞又能否守住得來不易的“江湖地位”?
圓通與申通2月份業務量與營收增長均超過50%,順豐也超過了35%,韻達尚未回到高速增長軌道。圓通業務量領先其他三家,兩通一達競爭陷入膠著狀態,申通增速持續領跑,追趕步伐不斷加快。
“本地生活這個市場非常大,發展空間廣闊,這也是拼多多、美團、抖音等切入這個市場的根本的因素。”艾媒咨詢CEO張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億豹網發現,在一線城市,由于中心城區缺乏物流用地規劃,很多快遞網點無奈將庫房搬至數十公里之外,有的小哥每天騎三輪車甚至來回跑近百公里,不僅降低了配送時效,更大大加劇了交通安全風險。
美團優選在社區團購大戰中成功跑出成績,廣為人知;美團快驢聚焦為外賣商家供貨的生鮮B2B業務,已無奈收縮;最重資產的美團買菜則押寶前置倉賽道,以純自營模式,深耕單城市業務,拓展緩慢。
3月16日,中通發布的2022年財報顯示,2022年營收353.8億元,同比增長16.3%;調整后凈利潤同比增長37.6%至68.1億元;全年快遞業務量達244億件,同比增長9.4%;市場份額擴大1.5個百分點至22.1%。
億豹網梳理發現,時效延遲、未送上門、丟失損壞成為被吐槽最多的三大頑疾。近年來,多部法規和條例都在規范最后一公里配送,然而消費者的不滿并沒有得到合理解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權威統計機構Sensor Tower發布了《2023年移動電商應用市場洞察》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隨著全球電商化程度不斷加深,2022年全球移動電商應用下載量達到59億次,同比2021年增長了7.1%。
2022年,根據財報和測算數據,GMV超過或接近萬億規模的電商平臺共六個,分別是:淘寶/天貓8.3萬億、京東3.47萬億、拼多多約3.3萬億、美團1.6萬億、抖音約1.5萬億、快手約0.7萬億。
部分地區的人員流動受到限制、貨物運輸受到影響、原材料供給出現中斷、生產和交付貨物面臨諸多挑戰等。同時,供應鏈管理系統中的漏洞與不足在新冠疫情期間被暴露出來。
申通對此回應表示,接入京東目前還在測試階段。《快遞觀察家》發現,但從各方的表態來看,開放接口成為大勢所趨。極兔此前已經完成對接測試,正在加大宣傳力度,對接京東平臺的商家。
它處于經濟的神經末梢,對于環境變化格外敏感,也是與人最為相關。各種神奇的力量都企圖占領這個巨大的剛需市場,但無論是以O2O的姿勢,還是以高估值新消費的姿勢,大平臺和大資本都在一輪輪的戰役中鎩羽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