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遞業有不少夫妻搭檔,他們既是伴侶也是戰友。他們的故事里有苦、有甜,有愛、有拼搏。在2月14情人節,我們不撒狗糧,一起來看看這些申通快遞夫婦的故事。
雙人快遞:“我是她的腿,她是我的手”
快遞員趙海峰曾受邀參加申通快遞上市敲鐘儀式,其自強不息的故事被新華社等各大媒體報道。
他與妻子楊芬艷組成了“雙人快遞”,倆人“合體”才能成為一個快遞員。
趙海峰從小失去雙臂,妻子因小兒麻痹癥雙腿無法行走。在工作中,丈夫趙海峰負責騎車搬快遞,妻子楊芬艷負責打電話填訂單。
生活不易,但他們互為彼此,勇敢前行。夫妻倆每天盡可能多地送快遞,努力攢錢供女兒讀書考大學。
這樣形影不離送快遞的日子,兩人已整整過了7年。
“她小時候得了小兒麻痹癥,腿腳走不了,但是個好女人。”
“他人勤快、能吃苦,知道疼人。”
他們并不忌談自己的不幸和艱辛,只是平靜而努力地對待生活。他們送的不只是快遞,還有感動與正能量。
2021年,趙海峰嘗試自己開設驛站,積攢了一年經驗后開始轉型,負責片區末端驛站的管理工作,妻子則全身心照顧好家庭。倆人的分工雖然發生了變化,但是他們曾經合體送快遞的故事仍感動著無數人。
同行300萬公里,一輛貨車開出來的夫妻路
300萬公里,可以繞著中國走130圈。這段距離是申通快遞楊政、劉彩蘭卡車夫婦,27年相伴相守,一起行駛過的路程。
1999年,楊政加入申通成為一名卡哥,并在2012年與妻子劉彩蘭一起開始了“在路上”的卡車生活。他們倆負責溫州到泰州的線路,這一干,就是十多年。
晚上11點,從申通快遞溫州轉運中心出發,基本上到早上8點才能到泰州轉運中心。路上夫妻倆也是輪流休息,互相換著開。
辛勤工作的他們,在宿遷和溫州都有了安居之所。大女兒也已經成為了一位教師,二兒子今年剛參加研究生考試,還在等待著自己的成績。
“還是要感謝申通,沒有申通的話我們家生活也沒有這么好,沒有這么穩定。”楊政說道。
快遞車上不僅裝載著楊政小家的生活,也裝載著千家萬戶的包裹與思念,他們夫妻的感情將隨著發動機繼續轟鳴下去。
他們是夫妻,也是快遞戰友
馬愛萍和徐偉成都是申通嘉興公司的員工,相識十年,結婚七年。馬愛萍于2013年2月入職申通嘉興公司,現任黨務工作者,丈夫徐偉成在2014年5月份加入申通。他們從同事到朋友,既是夫妻又是“快遞戰友”,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共產黨員。
他們相濡以沫,互幫互助。工作上,馬愛萍會幫助丈夫對接好市場部基層數據和客戶信息的歸檔;生活中,馬愛萍晚上給晚歸的丈夫留盞燈,在細微之處給丈夫帶來一種無言的關懷和支持。
對日漸忙碌的丈夫她不是沒有怨言,只是她更愿意給予多一點理解。“很多市場開發類的工作性質都是這樣,我是職場媽媽,所以我更能理解。”馬愛萍說。好在,除了特殊情況,丈夫無論多晚回家,第二天早上六點半都會準時起床送大女兒上學。
“這是他和孩子、和我之間,一個短暫的交流機會,這段時間很珍貴。”他們育有一兒一女,是幸福的四口之家。他們一家榮獲了2022年第4季度浙江“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