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氪獨家獲悉,中國香港科技物流平臺公司躍點物流科技 Jumppoint Logistics Technologies日前完成 650 萬美元 A 輪融資,由概念資本領投,Headline Asia、華懋集團、香港政府旗下創科創投基金及達達集團創始人蒯佳祺跟投。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團隊擴充與科技研發,進一步鞏固香港物流市場地位并開拓東南亞市場。
躍點科技成立于 2020 年,是香港電商物流業務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在并購瀛風冷鏈物流后成為香港頭部冷鏈快遞物流供應商,每月平均處理超過 20 萬個訂單及運營著總面積超過 37000 平方米的倉庫。目前,躍點科技正積極建設跨境貨運及電商物流網絡,計劃將業務拓展至東南亞跨境電商物流領域。
據躍點科技介紹,香港物流市場規模約為 46 億美金,其中冷鏈物流占比約 10%。但在此前,規模近 5 億美金的香港冷鏈物流市場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和滿足,這是香港原有的物流格局與模式使然。
" 香港最大的快遞公司順豐,優勢在于步行送貨網絡,可以運送 1-3 公斤的小件貨物,但在冷鏈和中大型貨物運輸上有所欠缺;貨拉拉等同城貨運公司,由貨車進行點對點運送,沒有中轉中心,單次運輸成本較高。" 躍點科技創始人何朗曦告訴 36 氪。兩種模式各有所長,但都未能很好地滿足冷鏈物流的需求。
針對這一局面,躍點科技選擇的做法是,既使用貨車的運力進行冷鏈及中大型貨物的運輸,同時運營倉儲中心以降低物流成本。這也意味著作為物流平臺的躍點科技,需要對倉儲、司機、訂單等進行綜合管理調度。
在倉儲環節,躍點科技自主研發了多層次動態物流調度引擎及運力需求預測系統,提高第三方倉庫的使用率和貨物流轉率。例如,當客戶存在貨物入庫或派送需求,躍點科技會根據倉儲空間、運力等要素的實際情況和預測值調整報價,推動使客戶選擇合適的發貨及派送時間,加快庫內貨物周轉,提高倉儲空間利用率。
對于貨運司機及物流承運商,躍點科技則為其提供數字化、標準化的營運流程,并通過 APP 進行統一管理。通過 NLP 和網絡爬蟲技術,躍點科技整合了多個公開地圖的數據信息,提高地址準確性,并通過自研的動態路線規劃算法,結合包裹數量、溫度控制需求等變量,統籌規劃區域內物流網絡。不同于同類物流平臺,在躍點科技的 APP 上,貨運司機并不需要搶單,只需按躍點科技規劃的路線進行運輸,提高單位時間內可派送訂單數量,降低整體配送成本。
相應地,電商商戶也能夠在躍點科技平臺系統上進行物流訂單的創建、管理和追蹤。對于此前自雇傭司機進行物流配送的中小型商戶,通過躍點科技進行物流運輸,能夠解決以往市場淡季運力浪費、用人成本過高的問題。在躍點科技目前服務的客戶中,中小型商戶占比約 80%。
基于躍點科技現有的物流運營模式,以運輸 10 公斤的貨品為例,其他物流公司收費超過 100 元的情況下,躍點科技的貨運價格約為 30-40 元。
在計劃開拓的東南亞跨境電商物流領域,躍點科技沿用了香港冷鏈業務的邏輯:挖掘藍海,并關注中小型商戶需求。
一方面,東南亞物流的激烈競爭更多在本土派送中展開,而躍點科技更關注中國到東南亞的跨境物流;另一方面,中國到東南亞的跨境物流仍普遍采用成本較高的空運,對中小型電商賣家并不友好,躍點科技則思考如何降低平均物流成本,讓中國普通產品也能賣到東南亞。
躍點科技在冷鏈業務中得到驗證的數字化能力,也可以遷移應用于此。" 從中國到東南亞,空運和陸運花費的時間差不多,但陸運成本僅為空運的 70%。" 何朗曦告訴 36 氪。躍點科技計劃運用既有的信息抓取與利用、物流路線動態規劃等能力,突破空運的局限,提供更多樣的物流方案,降低跨境物流成本。目前,躍點科技已與部分中小型承運商達成合作,初步串聯東南亞跨境物流網絡。
團隊方面,躍點科技創始人何朗曦及其合伙人曾是 Uber 亞洲早期成員,負責 Uber 司機管理、定價等運營業務,且有一定互聯網創業經驗。創始團隊其他成員來自順豐、嘉里等大型物流集團,物流管理經驗豐富。本輪投資方之一達達集團創始人蒯佳祺作為董事會顧問,為躍點科技團隊提供經驗及戰略規劃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