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人口負增長下“打工人”年齡趨近40歲 男女收入差距在拉大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陳秋圓 2023-12-15 11:36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今年以來,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孔乙己的長衫”“學歷詛咒”“35歲就業”等詞引起討論。我們該如何認識受教育程度與就業收入的關系?受教育的回報率在下降嗎?中國的人力資本情況如何?各地的人力資本有何差異?


近日,第十五屆人力資本國際研討會暨2023年中國人力資本報告發布會在中央財經大學召開,公布了我國最新人力資本指數估算結果。南都記者從該報告了解到,從年齡看,1985到2021,中國勞動力平均年齡從32.25歲增加到39.42歲。“打工人”一年比一年老,其中,2021年鄉村男性勞動力的平均年齡超過40歲。


1702611474679610.png

《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3》


從地區看,勞動力平均年齡“最老”的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浙江;“最年輕”的是海南、新疆、廣東、貴州、西藏。從性別看,一方面是女性受高等教育程度大幅提升,但是男女實際人均人力資本差距在不斷擴大,這在近年的收入水平的差距上也有類似趨勢。


中國人力資本總量持續增長

增速有所降低


據了解,人力資本通俗來說是指能夠帶來效益的知識、技能及能力。人力資本綜合度量包括教育在內的多個方面,一般通過個人收入來度量。《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3》采用并改進國際上廣泛應用的Jorgenson-Fraumeni終身收入計算法,以貨幣為綜合度量指標對中國人力資本進行估算。


人力資本總量包含勞動力人口的人力資本以及未成年人的預期人力資本,退休人口從一般經濟意義上定義的人力資本為零。即人力資本總量取決于未退休人口數量、人口年齡結構及教育程度等。其中,報告中的勞動力人口定義為16-55歲的女性,16-60歲的男性,不包括學生。


報告指出,中國人力資本總量持續增長,但增長速度有所降低。2001-2010年間,城鎮人力資本總量的年均增長率為15.26%,而農村為8.35%;但在2010-2021年間,城鎮人力資本的年均增長率降至9.09%,而農村降至4.33%。2021年,中國人力資本總量按當年價值計算為3378.3萬億元,其中,城鎮為3005.6萬億元,農村為372.7萬億元,分別占人力資本總值的88.9%和11.0%。


在當前中國人口負增長的背景下,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對南都記者表示,財政應更多轉向民生,通過財政支出更多補貼生育、養育、教育。他指出,這不是被浪費掉的“政府消費”,而是能帶喚醒乘數效應、帶來高回報的人力資本投資,這也有利于改善經濟的供求兩側,推動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經濟中總的人力資本等于(勞動年齡)人口乘上人力資本,盡管中國在IMF公布的全球人力資本指數一直是在增長的,但如果人口下滑過快,那么總人力資本就會下降,長期來看這不利于經濟增長。


東北三省勞動力平均年齡最年長

農村男性超40歲


從基于年齡的人力資本指標來看,報告發現,從1985年到2021年,中國勞動力平均年齡從32.25歲增加到39.42歲。其中,城鎮從33.03歲上升到39.16歲,鄉村從31.99歲上升到39.82歲。2021年,鄉村男性勞動力的平均年齡超過40歲(40.39歲)。報告分析,2005 年以后由于勞動人口(主要為年輕勞動力)遷入城市,導致城鎮和鄉村的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差異逐漸縮小。


1702611545517570.png


總體來看,中國大陸各省份勞動力人口的平均年齡分布從32 歲到41歲。分地區來看,2021年中國勞動力最年長的省份在東北,分別為黑龍江(41.17歲),遼寧(40.76歲)和吉林(40.57歲),均超過40歲。近年來東北青壯年人口流失、人口老齡化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從公布的2022年各省份出生率來看,東三省也是出生率最低的。此外,重慶、浙江的勞動力人口的平均年齡也超過了40歲。


人口老齡化也是一個全國的趨勢。從1985年到2021年,中國0-15歲人口占未退休人口比例從39% 降至23%;45歲到退休年齡人口的占比由10%上升到24%。


廣東打工人全國第五年輕

新疆老齡人口比例最低


西藏的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最小(36.07歲),年齡最低的五個省份分別是廣東、海南、新疆、貴州、西藏。作為人口第一大省,廣東2021年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是37.72歲,為全國第五年輕,這主要得益于跨省流入人口相對較多,而外省流入人口中,勞動力年齡人口比重高達九成以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廣東的排名比去年下降了一個位次,新疆超過廣東和海南,成為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第三年輕的省份(37.42歲)。


從人口年齡結構來看,新疆也是“最年輕”的省份之一。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年末全區0-15歲的人口占總人口的22.3%,16-59歲的人口占總人口的65.4%,尤其是60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12.3%,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8.4%,是全國老齡人口比例最低的省份。這說明新疆的人口年齡結構還是以勞動年齡人口為主,同時兒童和老年人口的比例相對較小。


在廣東,2022年出現了40年來首次常住人口負增長。《2022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廣東全省常住人口12656.8萬人,比上一年減少27.2萬人。從流動人口來看,2022年廣東省外流動人口減少69.2萬人。分析指出,這與廣東近年來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不少企業外遷和轉移,對人才的要求也隨之發生轉變有關。此外,疫情散發多發也是省外流動人口暫時回流返鄉的階段性因素。


但2022年廣東依舊是常住人口、出生人口和勞動年齡人口最多的省份。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8475.1萬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6.9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94個百分點,廣東勞動年齡人口占全國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達到9.68%。


受教育年限上升至10.75年

城鄉差距仍存


從基于教育程度的人力資本指標來看,我國勞動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整體呈上升趨勢。從1985年的6.14年上升到2021年的10.75年,其中城鎮從8.23年上升到了11.69年,鄉村從5.47年上升到了9.24年。


1702611589990581.png


總體來看,經濟發達的省份其勞動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會相應地較長,如北京、上海、天津;而發展程度較低的省份平均受教育年限則較短,如西藏、青海、云南。從省內的城鄉比較來看,城市勞動力人口受教育年限均大于農村,而且這種差別在經濟不發達省份會更大。例如西藏城鄉的受教育年限差別高達4.31年,而北京城鄉的受教育年限差別只有2.83年。


受教育程度趨同

但男女人均人力資本差距不斷擴大


從性別來看,中國勞動力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性別差異正在逐漸消失。截至2020年,城鎮男性勞動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1.53年,女性為11.61年;鄉村男性為9.30年,女性為9.06年。其中,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幅度比男性大。具體來說,女性未上過學人口數的減少速度比男性未上過學人口數的減少速度更快,而在高等教育中性別差異也已大幅降低。


1702611603214735.png


報告指出,由于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城鎮的教育回報率(一年額外教育帶來的收入增加百分比)呈下降趨勢,城鎮男性教育回報率從2008年的最高點的8.3%降至2020年的5.7%,而城鎮女性在相應年份從10.0% 降至6.0%。相比之下,鄉村的教育回報率保持相對平穩或上升趨勢。


南都記者注意到,該報告還對人力資本進行了跨省比較,可以看到,一方面是受教育程度性別差異在減小,但是男女實際人均人力資本差距卻在不斷擴大。內地各省份中,在1985-2021年間,男性與女性實際人均人力資本都呈現出顯著的加速增長,且男性顯著高于女性。尤其是在1997年之后,男女實際人均人力資本差距不斷擴大。有的省份男女實際人均人力資本在2017年或之后有所下降,有的是女性下降,這樣一來,男女間的差距就更大了。


1702612446237317.png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