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和快手誰能吃到這塊蛋糕,就得看誰能先找到破局之法了。
自2022年7月試點團購配送服務,并在同年8月宣布與餓了么聯手探索“即看、即點、即達”本地生活新體驗,12月引入順豐同城等運力服務商共建“團購配送”鏈路,再到今年7月引入引入區域代理商,9月宣布連開24城。
頻繁的動作無疑也表明抖音布局外賣業務的節奏已經在明顯加快,而且力度也相當大。但就在“狂奔”了一年多的時間后,在外賣這個賽道上抖音似乎要開始“減速”了。
01
日前有報道援引相關消息源透露的信息稱,有區域代理商反映,抖音外賣在部分地區或將不再進行續簽洽談,即今年12月31日合約到期后,許多代理商將會失去資質。
據悉,此次停止續簽的城市的范圍很廣,可能將僅保留成都、上海、長沙、深圳、福州五個城市,其它地區則均停止招商。
對此有代理商表示,“外賣保證金交了幾十萬,現在還不續約了,為做抖音外賣業務拓展還招了10多號員工,加上房租水電等辦公費用,今年虧損200多萬”。
同時這一消息源還指出,抖音此舉并非是放棄外賣業務,而是要在接下來對上述五個城市打透,以期獲得全面、足夠的經驗和教訓,然后再推廣復制到其他城市。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并非自今年來首次有消息稱抖音外賣將調轉方向。此前在今年6月就曾有消息指出,因上半年表現遠不如預期,抖音外賣或已放棄今年1000億元GMV的目標,同時該團隊下半年最看重的指標也不再是GMV,而是轉為嘗試用更多的方式來跑通業務流程。
不難發現,這些消息都已表明,跑通業務流程似乎成為了抖音外賣當下最為緊要的任務。而且在6月的這一相關消息傳出后不久,抖音外賣方面也確實一改直營招商模式,開始探索自營+代理模式。那么如今相關傳言的出現,是否意味著近半年來抖音外賣的相關嘗試并不成功,依舊未能找到可行的路徑呢?
02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前加速開城的同時,今年下半年卻鮮有抖音外賣的GMV等數據傳出。畢竟對于如今還很需要知名度的抖音外賣來說,這種“悄無聲息”也已經在一度程度上說明了很多東西。
事實上,雖然聲勢浩大、有諸多流量支持,而且還采取了差異化策略、主打高客單價的團購訂單配送,以避開與頭部外賣平臺的直接競爭,但抖音外賣卻始終有兩個致命問題未能解決。即美團等外賣平臺此前經過多年的深耕,已經建立起了強大的用戶心智,其他競爭者還很難在短時間內扭轉這一局面,此外即便有第三方運力的支持,但抖音外賣仍在配送環節有著明顯的短板。
畢竟并非自有配送團隊,也就意味抖音外賣在運力調配、用戶體驗上,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商家的成本也可能會相對更高。再加上隨著越來越多競爭者的入局,乃至頭部外賣平臺也開始爭搶搶運力,也就意味著未來第三方運力資源只會越來越緊張。
其中以武漢城區為例,同樣是2公里左右的配送距離,美團外賣通常可以在半小時內送達,而抖音的“團購配送”顯示則需要5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這樣的差異對于已經經過多年市場教育,并形成“30分鐘送達”心智的用戶而言,顯然還不太能接受。
而且說到底,擁有流量這個大招的抖音外賣遲遲未能建立用戶心智的原因之一,或許也在于運力不足。畢竟就算用戶在飯點恰好刷到探店視頻被種草、并想要下單,可抖音此時并沒有太多辦法將餐品即時送到用戶手中。
所以這兩個遲遲未能得到解決的難題,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抖音外賣還難以實現質的突破。更進一步來說,從啟動生活服務業務至今,抖音在近3年的時間里已經摘完了低垂的果實,后續的每一步可能都將會是硬仗。
當然了,這并不是就意味著抖音外賣的未來沒有了想象力。有趣的是,日前還有傳言稱,抖音方面正在與阿里巴巴談收購餓了么的相關事宜,且已進入商議價格階段,如談判順利,預計這一交易明年春季后就能落地。雖然這和消息很快就被抖音、餓了么辟謠,但其所引發的市場反應卻頗為耐人尋味。
據了解,這個消息傳出的當天,美團在港股的股價就一度大幅下跌了8%。為什么抖音收購餓了么,受傷的卻是美團呢?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就是如果抖音真的將餓了么納入囊中,一旦“藍騎士”能夠直接被前者所用,這樣的助力顯然遠非如今雙方的合作可比。可見在市場看來,如果抖音能夠解決運力問題,美團或將真正迎來生死之戰。
03
此前今年11月中旬,抖音生活服務的業務負責人由朱時雨調整為了抖音集團商業化負責人浦燕子。
據了解,浦燕子在2013年便已加入抖音,是該公司的早期員工之一,且長期從事商業化和銷售相關工作,具有長期與商家打交道的經驗。對此就有接近抖音生活服務的相關人士表示,浦燕子能夠調動集團內更多的資源,這至少意味著抖音在短期內仍會重視對于生活服務的投入,“戰爭還未結束”。
回到業務模式的探索上,如果說此前引入區域代理商、并加快開城,是為了“廣撒網,多撈魚”,那么如今收縮戰線、聚焦重點城市。無疑就是先做“深度”、再求“廣度”。其實抖音此舉也不難理解,畢竟在經過了嘗試后及時調整,也符合目前降本增效的大環境。此外也只有抖音自己跑通了業務模式后,區域代理商的力量才能被真正發揮出來,并幫助其快速擴大商家側。
值得一提的是,抖音此舉其實也正是快手此前在本地生活服務賽道的選擇。據了解,快手曾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采取單城模型驗證方式,即以上海、青島、哈爾濱三地為主要據點、開展強運營,在跑通了單個城市的模型后,即可為更多城市的業務開拓提供可復制的樣本。
用快手CEO程一笑的話來說,“我們綜合評估在流量、內容供給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本地用戶的消費習慣,以及商品供給資源,選擇核心城市作為 MVP(最小化可行產品)跑通驗證”。
當然,不只是抖音在學習快手,不久前快手方面也在外賣業務在做出了與抖音同樣的選擇,即試點團購訂單配送到家服務。可以看到,繼短視頻賽道之后,快手和抖音在外賣這個業務線上又一次在逐步向對方靠攏。按照這個節奏,快手方面在外賣業務中引入區域代理模式,或許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如此一來,抖音和快手究竟誰能真正吃到餐飲外賣這塊蛋糕,或許就看誰能先找到破局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