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支持“僅退款”的售后政策后,淘寶又針對發貨流程推出新規。
12月27日,淘寶服飾發布公告,對商家發貨時效上限作出調整,日常女裝等大部分服飾箱包鞋類的發貨時間上限為15天,唐裝/民族服裝/舞臺裝、婚紗/旗袍/禮服等類目不得超過30天,漢服類不得超過45天。若因超時發貨被買家發起投訴,商家可能需要賠付。
淘寶服飾表示,這一調整主要是為了“提升消費者體驗和優化商家服務鏈路”。調整于2023年12月28日生效。
有商家稱該新規為“晴天霹靂”。
某設計師女裝淘品牌主理人告訴界面新聞,他們在12月25日中午接到小二(指淘寶工作人員)在釘釘群發布的通知。收到消息后,團隊及同行好友“情緒比較大,都快瘋了”。
“預售太久大家都不喜歡,品牌也一直在控這塊,但確實一刀切下來,太難辦了。”該主理人說。
預售是目前各大電商平臺女裝店常用的銷售模式。為了減小庫存風險,一些商家不會在商品開售時就備好充足現貨,而是在顧客下訂單后,再根據銷售情況向供應商追單。
與天貓商家相比,以個人和小企業為主的淘寶商家,尤其是原創女裝品牌更常采取預售制。這些規模較小、現金流能力較弱的商家,既難以承擔庫存壓力,也在供應鏈上缺少議價能力,未必能做到“小單快返”,即小批量快速追單生產。而是要滿足面輔料供應商和成衣加工廠的起訂量要求,并服從后者的生產排期。
此外,有些服裝款式的工藝復雜,生產周期也會更長。“作為一個設計師品牌,我們很多產品就不可能在15天內返單。”前述主理人告訴界面新聞。
這也是為何該品牌對于在前臺設置“15天內發貨”十分謹慎,“只要稍微出現意外,就會造成大面積逾期和客訴。”
搭建了自有供應鏈的商家對新規的態度則相對平靜。
某新中式女裝品牌的運營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他們有自己的成衣加工廠,新規對其品牌的影響主要有兩點,一是會縮短面料供應商的貨期,二是會在開發新款時,優先使用現貨面料或加單周期較短的面料。
考慮到其面料供應商的供貨能力比較穩定,該負責人表示,新規不會帶來太大影響,甚至可能促進品牌在未來加大研發,提升原創面料的占比,“把自己的供應鏈做得更夯實一些。”
此外,該品牌已在其他電商平臺提前適應了類似規則。“抖音對發貨時效上限的規定就是15天,我們在之前已經有了這個緊迫感。”
不過,該負責人也認為,新規將會打擊供應鏈能力較弱的商家。“對于在行業內有5年左右基礎的商戶來說,肯定也有影響,但他們的抗風險能力更強一點。對于剛起步0-1階段的商家,可能會蠻痛苦的。”
前述設計師女裝品牌主理人告訴界面新聞,品牌未來會把內部上新節奏控得更緊,即加快新品開發進度、壓縮回貨周期,也會更謹慎地在平臺鋪貨。
該主理人還表示,電商平臺退貨率的壓力逐年增加,如今品牌又要應對15天發貨的保證,這些因素共同導致品牌將在未來“全面節約各項成本,不做增長預期,用最大力量對抗劣幣。”
“整體來說比較悲觀吧。”該主理人說。
攝影:匡達
而在苦預售久矣的消費者這邊,對此新規則是一片叫好。不少消費者早已在社交媒體上表達過對預售制的不滿,“羽絨服都預售30天,買回來雪都化了”。針對此次新規,也依然有消費者表示“15天都嫌長”。
但整體來看,此次新規還是利好消費者。而淘寶之所以在此時對預售制出手,或與其感受到的競爭壓力有關。
11月底,阿里巴巴市值一度被拼多多超越,馬云罕見在內網表態,“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12月20日,阿里宣布重大人事調整,由阿里巴巴集團CEO、淘天集團董事長吳泳銘兼任淘天集團CEO。
吳泳銘曾在11月中旬的2024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未來三年,淘寶天貓的業務優先級是“用戶為先”,核心目標是提高平臺粘性和客戶留存。
不過,從商家的執行情況來看,發貨時間調整的新規還未完全落地。界面新聞在淘寶平臺發現,仍有不少女裝店的部分商品的發貨時間為15天以上。有店鋪客服對界面新聞表示,暫未接到運營同事的相關通知。
淘寶服飾在前述公告中表示,若商家未主動編輯商品信息,已發布的商品仍以商家歷史設置的發貨時效呈現給消費者。但平臺建議商家根據新的發貨時效要求盡快完成商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