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企業(yè)家雜志社主辦的“2024中國商界木蘭年會”于4月26日-28日在烏鎮(zhèn)召開。中通快遞首席財務官顏惠萍出席并演講。
顏惠萍表示,在國內(nèi)快遞中,中通擁有最多的業(yè)務量,同時又是最掙錢的。“大家熟悉順豐,我們比順豐更掙錢,去年302億件,掙了90億,每單接近2毛8,2毛9。這個業(yè)績,跟千千萬萬的快遞人相關(guān)”。
她所,中通的使命就是用產(chǎn)品造就更多人的幸福。
“大家可能知道,通達系基本上都來自桐廬,桐廬是非常宜居的現(xiàn)代化城市,但是從事快遞的那些老大是從桐廬大山里出來的。當時他們的目的主要是利己,為了自己有一份美好生活,同時代著自己的鄉(xiāng)親一起出來打工掙錢。有一種說法,做快遞的人不能做別的,沒有文化,就是憑力氣,憑一種韌勁,憑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顏惠萍說。
“今天中通能夠做到不單是利己,中通不光是中通的中通,也是社會的中通”,顏惠萍說,中通的利他,不單單是為了員工、客戶,也是為了成千上萬的消費者。
“如果沒有中通50萬人每天在奔波,在座各位不一定能夠真正體會到中通的服務或者是幸福”,她說,快遞不只是一個包裹,更多的是鏈接消費者的期待和消費者的信任。
顏惠萍表示,2013年、2014年時,中通公司通過股份制改革把區(qū)域性的加盟商變成股東,“10個手指變成兩個拳頭,能夠共同打市場”。她說,今后幾年,中通能夠突圍出低價格競爭的態(tài)勢。
談及“送貨上門”新規(guī),顏惠萍表示,中通一直在建設驛站,將其作為行業(yè)解決成本的方案。“現(xiàn)在每個快遞小哥平均每天送300-500件,后面要翻一番,難道是讓加盟商招更多人嗎?我想我們應該分擔一下,在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快遞件可以放到驛站”。
在其看來,驛站也可以給快遞小哥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甚至掙更多的錢。“我們覺得更好的鏈接是在末端,驛站可以幫助小哥、站點更掙錢,這個加盟模式可以更加穩(wěn)定”。
顏惠萍說,公司董事長賴梅松只有一個心愿,希望中通快遞小哥比其他快遞公司的業(yè)務員掙得更多,甚至能夠比他們多掙一倍。“這樣,小哥就能夠更好的服務末端客戶,提供上門服務,提高攬收能力,在小哥和驛站共同努力下,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