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轉身,成飛象。
2024年初,德邦快遞發布IP吉祥物“飛象”,向市場傳遞新生品牌形象。進入6月份,高校迎來畢業季,德邦也迎來了畢業寄的第十一年,服務升級后,德邦“飛象”飛入了清華大學。
實際上,自2022年并入京東以后,德邦快遞戰略發展路徑逐漸清晰,重點聚焦快運業務,收入利潤兩端得以持續增長。
不過,確定重點業務后,德邦面臨的是更激烈的競爭。麥肯錫報告顯示,國內1.5萬億級的零擔市場,面臨結構性的轉型升級且正大步邁入存量市場“整合期”,除安能、中通快運對老大位置虎視眈眈外,順豐快運一直穩坐頭把交椅更不容小覷。
作為大件快遞領導者,德邦手握多少對抗競爭的籌碼?2024年,和京東雙方業務協同效益能否進一步釋放?
高頻“刷臉”畢業寄
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畢業寄這件事情,德邦快遞用心做了很多年。
自2013年起,德邦快遞就開始圍繞校園寄遞業務發展、提升服務。今年初品牌形象升級后,德邦畢業寄服務也同步升級。
進入畢業寄第11個年頭,在學生離校高峰期,為全力提升攬收、寄遞效率,德邦快遞打造了“小程序一鍵預約、快遞員上門攬件、校園定制化包裝、60公斤內免費送上樓”的專業化、一站式服務流程。畢業學生只需要在小程序下單填寫信息,德邦快遞小哥就能上門取件。
在億豹網看來,相較于其他快遞品牌做畢業寄服務,德邦快遞每逢6月就在校方高頻“刷臉”,充分獲得校方信任,所以德邦快遞小哥穿著行走的品牌LOGO,能獲得校方允許進入宿舍樓取件,節約時間提升效率。
此外,官方直營模式的德邦快遞,目前在全國近9000家網點,實現了地級、區級城市的全覆蓋,鄉鎮覆蓋率高達94%。也就是說,畢業寄服務能夠為用戶實現全國各地的安全搬運、打包、運輸、送達。
與京東協同效應顯現
京東在2022年以近90億元的價格收購德邦66%的股份。德邦在進入京東后的這兩年時間里,變化有目共睹。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德邦實現營收約為362.79億元,同比增長15.57%,凈利潤約為7.46億元,同比增長13.32%。今年一季度,營收約93億元,同比增長25.31%,凈利潤9279萬,同比增長27.74%。
目前,德邦營收規模在京東物流中占比超過20%,為京東物流整體業績體量提升做出的貢獻不容忽視。
除了明面業績上的增長變化,“水下面”雙方業務的協同也在繼續加深。
去年,德邦向京東集團提供運輸服務32.23億元,今年計劃向京東集團及其關聯方提供的勞務服務規模達77.88億元,二者的年度合作業務量還會繼續增加。
運輸網絡上面,德邦已經全面接管京東物流快運業務83個轉運中心及部分資產,雙方物流基建資源經過整合,規模效應有所增強,截至2023年底,德邦基本實現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全覆蓋,鄉鎮覆蓋率達93.94%,全鏈路時長縮短5.23個小時。
億豹網發現,從目前德邦和京東對雙方融合開放、積極的態度而言,業內對雙方后續協同效益釋放可期。在快運行業從粗放型在增長到精細化管理過渡階段,雙方互補基礎上,能夠形成一張運營能力更強、效率更高的網絡,最終實現分揀、運輸環節成本的持續下降。
此外,作為一家擁有28年歷史的老牌快運企業,德邦并入京東后,似乎受到了京東電商互聯網基因的感染,對于創新采取開放、擁抱態度。
近期,德邦和抖音火山引擎展開合作,探索數智化營銷新路徑。根據雙方合作內容,火山引擎數智平臺會為德邦提供包括客戶數據平臺VeCDP和增長營銷平臺GMP在內的一系列數據產品。這些產品以數據消費為核心,構建數據處理與應用模式,為德邦物流的營銷活動提供數據支持。
數據顯示,德邦對營銷進行創新后,高峰時期,一個月能夠完成100場營銷活動。通過數智化平臺,掌握用戶畫像關鍵信息,圈定目標人群精準推送,提升營銷效率時效,減少客戶流失。
對抗市場籌碼何在
德邦加入京東后,并非完全高枕無憂。
聚焦快運業務后,德邦快遞業務自2018年以來首次下滑。數據顯示,2023年,德邦快運業務實現收入322.80億元,同比增長18.19%,快遞業務實現收入27.28億元,同比減少11.22%。
其實,進入2024年,德邦對于自身發展路徑越來越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份,德邦對自身各業務板塊的產品歸屬進行了調整,將“標準快遞”“特快專遞”等票均重量較低的產品分類為快遞業務,將其他票均重量較高的“大件快遞3.60”“航空大件”等產品分類為快運業務,進一步明確客戶群體,針對性展開業務。
戰略方向清晰后,德邦在快運業務的投入進一步加大,快遞業務則繼續縮水。今年一季度,德邦快運業務收入83.73億元,同比增長29.64%,快遞業務收入5.42億元,同比減少22.04%。
顯然,零擔業務起家的德邦,越來越善于揚長避短,近年來也穩居零擔物流企業營收排行榜前三位置。
億豹網發現,近兩年,隨著快運市場競爭態勢升級,行業整合加快,不確定性增強,幾家頭部企業你追我趕,德邦也給快運市場帶來變量。
運聯智庫發布的“2023年零擔物流TOP30榜單”顯示,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順豐快運、跨越速運、德邦快遞、安能物流、中通快運。
其中,前10強企業的收入合計占比,從2017年的69.3%提升至2023年的85.6%,行業集中度加強,頭部企業和尾部企業差距拉大,馬太效應明顯。
此前,德邦強勁對手,同為直營的順豐快運業務,2023年營收達到330.8億元,同比增加18.5%。今年順豐在高時效的航空大件包括高公斤段的陸運工業大件方面,還將繼續尋求市場增量。
因此,對于德邦而言,存量整合下,網絡效應成為競爭力關鍵之一,而利用京東電商平臺,大件電商不斷滲透,大件市場成長空間可期。
德邦也表示,接下來會深耕傳統電商渠道,向電商渠道要增量,加速生態合作。同時,通過優化快遞員電商件補貼政策、提高電商件服務指標要求等措施,更好地支撐電商渠道客戶拓展。
正式融入京東的第三個年頭,市場期待“飛象”德邦強強聯手后,飛得更遠、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