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9月,世界各地的學生們既要準備開學服裝,又在渴望配齊一套“新裝備”回歸校園——一場由各大電商平臺引領的“返校季”熱銷戰役正在打響。
“返校季”成市場活躍度指針
據NRF和Prosper Insights & Analytics 研究顯示,在歐美和亞洲許多國家,返校季(Back to School)帶來的促銷勢能僅次于年終購物狂歡節(包括“黑色星期五”、網絡星期一和圣誕節等),即便是對于亞馬遜、沃爾瑪、梅西百貨、開市客等大型電商平臺及商超巨頭而言也是必爭的焦點所在。
根據谷歌趨勢顯示,過去一個多月以來,關鍵字“返校季”的相關搜索量暴增32000%;單一社交平臺上,關于#back to school的話題形成了超過430億次播放,這一話題在社交網絡上的熱度還從北美輻射到了英國、泰國乃至更多其他國家。
多家市場調查機構數據顯示,國際消費者對于今年的返校季購物充滿熱情:LendingTree就對2000名年齡不等的美國消費者進行調查,41%的人計劃今年進行返校季消費,68%的人表示今年的相關支出比去年更多;市場趨勢研究公司E-Marketer觀察認為,通過電商平臺進行返校季采購成為大多數人首選的購物方式,小學生至高中生的家庭預計在返校季的平均花費達到874.68美元,而大學生家庭的預計支出則更高,達到1365美元,主要集中在服裝、鞋子、學習用品和電子產品。
與此同時,消費研究機構調查顯示,在今年返校季購物活動中,“性價比”成為海外市場消費者選購產品的首要考量,因而具備質價比優勢的電商平臺無疑最能俘獲大量擔憂通貨膨脹、注重性價比的家長的心。
中國制造加入全球“競技場”
對于一眾國內賣家而言,“返校季”也演變成了比拼創意和銷售實力的“競技場”,不只帶來了精準的消費流量,也是他們為日趨臨近的全球年終購物狂歡節做預演、測新品、積累關注度的重要演練。無論是傳統熱門品類如文具、服飾、書包、運動鞋,就連數碼電子行業都在涌現“黑馬”賣家,尤其是提早一兩個月就在布局“返校季”的賣家們,已經斬獲了實實在在的訂單。
浙江賣家林松便是眾多掘金“返校季”的中國商家。他所在的公司主營筆記本、便利貼等,七年前注冊了自己的品牌。雖然自有品牌在手,但早期在國內并沒能真正打開局面:“那時,我們面對的是存量競爭,工廠轉型做電商不懂營銷很難突圍。”
頭一回試水跨境電商SHEIN,林松覺得“有指望”:首月銷售額15萬元。嘗到甜頭后,他開始牽頭團隊與SHEIN員工頻繁溝通,把涉及選品上新、店鋪裝修、店鋪運營等學問統統摸索了一遍,正式全力投身出海。月銷售額從15萬元增長到420萬元,林松幫助創始人實現了把品牌做到海外的最初心愿。目前該公司已經先后推出了200余款跨境產品,累計獲得的消費者好評分高達4.95分。
記者了解到,許多坐標位于珠三角的手機殼工廠也踩在了有利起跑點上。從2011年起接觸手機殼行業,吳慶豪目前擁有一家自有手機殼工廠及多家深度合作工廠,創業前三年主要依賴線下獲取外貿客戶,2014年接觸主做國內市場的電商,目前發展重心則是落在了通過SHEIN、亞馬遜等覆蓋海外市場的銷售平臺。
3C數碼及配件是備受年輕人歡迎的品類之一,海外年輕人鐘愛更換手機殼,甚至將其視為具有分享價值的互動話題,直接推動了珠三角產業帶的多款“顯眼包”手機殼暢銷。
因而,產品豐富、審美前沿、且以高質價比著稱的電商平臺SHEIN持續受到關注。此外,繼先前成為美國第三大在線時尚零售商后,SHEIN在歐洲、中東等熱門地區的時尚影響力仍在持續擴大,并不斷挺進如韓國、哥倫比亞等新興市場。
賦能品牌商拓展全球市場版圖
一些具備娛樂屬性的電子產品也成了這屆返校季中脫穎而出的熱銷款。
廣東一家年銷售規模超過20億元的品牌耳機公司高管梁佳告訴媒體,去年底從國內電商轉型做跨境電商后他發現,今年的海外返校季對于他們而言也成了銷售旺季,實屬意外的收獲。
“許多國外家長不但自己喜歡我們推出的風格強烈的耳機產品,還會替孩子也挑購一些耳機或者影音電子產品當成開學禮物。今年第一次趕上海外返校季,給我們帶來了明顯是旺季的感覺。”
隨著以SHEIN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平臺在全球范圍快速崛起,梁佳公司抓住了機遇,成功入駐并借助其平臺優勢實現了銷售規模的激增。
目前,出海企業中注重做品牌、培育IP的企業逐漸增加。據統計,近一年多以來,以SHEIN平臺為代表的一批新型跨境電商平臺上長出了成千上萬個跨境電商主體,這些“新人”或從傳統產業鏈上行到跨境電商,或從國內電商轉做國際市場,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眼下,全球“返校季”帶來的商業比拼還在進行。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軍國際市場的征途上,不少產業帶企業不僅積極洞察海外市場的風云變化,還致力于精準發掘并培育自身產品及品牌專屬的國際消費客群,這亦反映著本土企業正在持續對自身能力邊界進行著向上探索。河南日報記者 胡舒彤 見習記者 郭佳棟
9月6日,記者從河南省郵政管理局獲悉,我省首個寄遞物流與低空經濟融合發展示范基地揭牌及示范項目啟動。
“圍繞龍子湖智慧島及周邊高校園區,我們將在半徑3000米、真高200米(含)以下開展無人機寄遞物流配送,周邊家屬院、高校、醫院都設置了起降點。”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無人機研究院負責人申洋說。
活動現場,順豐豐翼無人機攜帶快遞包裹緩緩升空,平穩飛行。該無人機具備全自主起降能力,最大貨物載重10千克,飛行距離可達20千米。
據了解,順豐豐翼無人機搭載中國移動哈勃一號通信終端和基于移動5G-A通信基站構建的空地一體監測網絡,可實時獲取無人機的各項數據,并通過中移凌云平臺實時接入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和航空工業613所共同搭建的區域性低空飛行器運管服務系統,為快件精準、安全、快速的送達保駕護航。
不久前,我省出臺《促進全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加快推進無人機在快遞、即時配送等物流配送服務領域的應用,支持鄭州、安陽等地率先開展無人機物流試點,支持通航企業和無人機企業與物流配送服務企業開展合作,開通低空物流配送航線。目前,鄭州市郵政快遞業已擁有智能分揀機器人112個、快遞無人配送車46臺、24小時無人自助快遞驛站325個,“快遞+”多樣場景正不斷更新迭代。
“以龍子湖智慧島及周邊區域為試點,順豐速運聚焦寄遞物流配送與無人機、車深度融合,探索多式聯運、同城速遞、醫療運輸等多場景創新應用,不斷拓展低空經濟新業態。”河南省順豐速運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宗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