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9年,進入亞州、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在13個國家開展業務,極兔管理著超過35萬人團隊,服務全球近20億人口規模,是中國背景的快遞公司中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公司。
這家公司有著罕見的成長路徑。2015年開始從零做快遞,四年時間做到東南亞市場第一名。2019年,他們決定回到中國市場,起網10個月后做到日單量兩千萬單,之后又挑戰不可能,收購百世快遞,順利完成中國快遞業罕見的同業整合,站穩中國加盟制快遞第五名。
過去幾年中,這些曾經在中國打過大仗的區域負責人們陸續帶著中國市場積累的經驗回到海外,幫助極兔開拓和改造國際市場。
極兔泰國 CEO 霍文生(Winsome)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是極兔廣東省潮州區域的加盟商,2022年疫情期間,泰國的快遞物流網絡穩定性受到沖擊。他和極兔總部十幾名員工趕往泰國,對泰國基礎設施和網絡進行改造升級,應對完全不亞于中國市場的殘酷競爭。
得益于互聯網普及率高,擁有 7000 萬人口的泰國電商滲透率超過 80% ,是東南亞僅次于印尼的第二大電商市場。十幾家快遞公司同場搏殺,極兔的對手包括本地快遞公司 Flash、順豐投資的嘉里,新加坡的 Ninja,來自歐美的 DHL、UPS、FEDEX,中國快遞公司出海的百世、中通、JD 等。
極兔進入泰國五年,帶去了一些新東西。它是泰國第一家做到 365 天全年無休,24 小時熱線服務的快遞公司。過去三年,極兔把泰國的物流時效提高了近一倍,經極兔收寄的快遞可以做到大曼谷地區次日達,泰國全境隔日達。
如今,極兔已經嵌入了泰國人的日常生活。曼谷街頭懸掛著一張張巨幅廣告牌,泰國國民級明星——《初戀那件小事》男主角馬里奧是它的代言人。城市街道上穿行著醒目的紅白色 J&T 快遞車。極兔即將與 15000 家 7-11 門店達成合作(泰國有 17000 家 7-11),主要城市、縣鎮等人群聚居區平均每 300 米一家店,出門就能收寄快遞。
在海外經營好一家公司,極兔靠的不是大量派遣中國員工,也不是文檔、SOP 和先進生產力工具。極兔在泰國擁有四萬名員工,非泰籍團隊不到 60 人,公司的大多數管理層都是泰國人。
在泰國,他們有自己的管理訣竅,比如舞蹈、喝酒和口號,他們認為這些在很多民族文化里都是表達善意和美好的方式,能將不同語言、種族、文化背景的員工們連接在一起。
每個新員工入職都需要學會幾支舞蹈,一些是全球員工都會跳的必修舞蹈,還有本地國家的特色舞蹈。團隊成員們經常在休閑娛樂或慶祝時一起喝酒,一起跳舞。每到動情時,大家經常用中文和泰語大喊 “在一起,有未來”。
在全球多個市場,極兔的任務遠不止是每天把數百萬個包裹送到用戶手中,它還試圖在新市場打造基礎設施、為行業制定新的服務標準和管理方式。
以下為《晚點》與極兔泰國 CEO Winsome 的對話:
在泰國,第一家全年無休 、24 小時熱線服務的快遞
《晚點》:極兔來泰國五年,你們同事都說,泰國的競爭激烈程度比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過去幾年這里發生了什么?
Winsome:和中國市場大差不差,我們的競爭對手主要是本地上市公司、創業公司和中國公司。每一家都想多投補貼,靠價格競爭亂拳打死老師傅,很多新公司拿到融資快速進場起量,燒完錢后不得不退出,泰國本地的上市公司虧損也很嚴重。
泰國市場是長長的坡,過去 5 年經過了充分的競爭,有人掉隊,有人退出,這個市場剩下很薄的雪,甚至只有霜。
《晚點》:能做到民營快遞第一,極兔做了什么?
Winsome:快遞是一個長周期的行業,除了滿足短期競爭需要,更要注意長期能力建設。成本、效率、規模、用戶體驗,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往往能起到關鍵作用,我們在價格競爭之外,基礎能力有更多沉淀。
我們應該還是做對了一些事情,比如通過不斷的全方位提升服務能力,最近三年里把時效優化縮短了接近一半;另外,像泰國快遞以前節假日和周末是不上班的,我們是第一家做到 365 天全年無休、 24 小時熱線服務的快遞公司。很多同行后來都在跟進我們。
《晚點》:大家都說中國快遞市場積累的經驗用到海外是降維打擊,實際情況是什么樣的?
Winsome:降維打擊是玩笑話,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市場特點和值得相互學習的優秀之處。
相比之下中國市場確實方方面面都更成熟,產業鏈條更完備,我們的轉運中心設備都從國內運過來,我們找供應商采購,加上運輸和關稅都比在泰國的成本低,時間也比當地采購要短。
《晚點》:本地競爭對手也可以從中國挖人,買設備,看起來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Winsome:很多公司從中國請職業經理人,把中國經驗帶過來。但核心管理層有沒有親自干過活挺重要。
我在這個行業很驕傲的一件事情是,我從網點開始做起,看報表,一個包應該裝多少貨,每臺車裝多少包,我都有數。只要數據有異常,馬上讓現場去整改,大概率是準確的。沒在一線長期干過的人,你知道方法也不知道怎么干。
另外團隊的文化價值觀是否統一也同樣不可小覷。這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決策者與執行者能不能互相聽懂他們在說什么,包括能不能做到充分信任和授權。
《晚點》:所以想要把中國快遞經驗輸出到海外市場,難在哪里?
Winsome:其實本質沒有什么區別,核心還是客戶體驗、效率、規模、成本這些事物本質和底層邏輯,只是在不同的國家要找到適合的抓手和有效的本地化。
我們的客戶、包括同行來看我們的分撥中心,我們都很 open 的帶他們參觀,詳細的給他們介紹。同行不是冤家,只有行業好、上下游大家都好,我們作為行業的一份子,才會更好。
從另一個角度說,其實只要錢給夠,每家快遞公司都可以找國內設備廠商做出一樣的設備。但把事情做好需要讓幾萬人統一標準,同一個節奏快速響應,這不是看一眼或者講幾次就能掌握的,對于向海外輸出經驗,本質也是一樣,這是大家要解決的。
《晚點》:有哪些在中國被認為是有效的經驗,到這邊之后發現不如預期的嗎?
Winsome: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在另一個市場去推廣是很難的。比如網點分揀,我們會給網點升級設備,通過段碼實現高效率的到件掃描和按線路分揀,他們的習慣是擺地攤,貨到網點隨便堆放,快遞員各找各的,效率很低。
推新方法有時候會很困難,很多快遞員覺得機器不如人工,他們已經有路徑依賴,要改變既有的操作習慣非常難。我們會拿打亂的撲克牌給大家舉例,一定是先挑四個花色再挑 A 到 K 排序更快,先粗分再細分效率最高。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用了很長時間,想各種辦法培訓、示范、獎勵去重新建立規則和作業習慣。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做這些事情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晚點》:未來泰國市場還會像中國那樣,半路殺出一個極兔嗎?
Winsome:任何可能性都有,但我們相信新進入者都會對市場有個判斷 —— 你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能換來什么樣的成績。
快遞是特別重資產和重勞動力的行業,規模、成本和效率是幾條在某些點才會相交的曲線,你沒過那個臨界點的時候,每一單都是負的、甚至連每單的邊際貢獻是負的,你會極其痛苦。新入局者要考慮你熬多久才能達到那個邊界,我說一個數據,目前泰國民營快遞 TOP 3 加起來大概是 60% - 70% 的市場份額。
《晚點》:經過中國市場的試煉后回到海外,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Winsome:對我個人來說,在中國做過大市場,回到小市場,會有一些天使視角,做關鍵決策會更有信心,更從容果斷。
我們講 “堅持做正確的事情”,當你清楚一件事情的重要性,也是我們能力范圍內有把握做好的,那就快速把一些能力拉齊。我們在泰國做了很多的系統、以及自動化設備升級改造,以及網點能力提升的設備和系統的投入。一些同行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還在用人力分揀,打價格戰,短期跑得很快,但很快就跟不上了。
《晚點》:極兔還能去哪里尋找增量?
Winsome:電商件在泰國快遞市場目前是主流,占比六七成,我們會繼續這部分的擴大份額。
我們也在跟品牌客戶合作,比如給 iPhone 做新品首發,和運營商合作全國寄電話卡,幫正大集團從全國大倉-分倉-門店做配送。海爾、大疆、realme、OPPO、vivo、名創優品等很多客戶有倉配和供應鏈需求,我們也在服務他們。另外,泰國是個富庶的魚米水果之鄉,我們也在拓展農產品、水果件。
泰國人習慣去線下寄件取件,以前快遞公司門口每天晚上寄件的人能排一兩百米,我們就通過高密度的網點和低成本找異業的店去覆蓋,泰國有 17000 家 7-11 便利店,我們跟 15000 家達成合作,(保證)城市、縣鎮每 300 米有一家店,中國有的各種業態我們都在嘗試再做一遍。
員工不是被管理,而是被看見、被尊重
《晚點》:極兔泰國目前四萬人,怎么管理這么多員工?
Winsome:我覺得員工不是被管理出來的。人和人打交道,是大家相互激發,產生一些更好的東西。
我會跟大家聊,你可以選擇躺平,也可以多付出一些努力,獲得更高的收入,讓自己的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幾乎沒有人會選擇前者。
《晚點》:最近幾天聽到你們同事喊了很多次 “在一起,有未來”,如何讓泰國員工去理解和認同你們的文化價值觀?
Winsome:我理解我們需要表達善意、尊重、理解,在建立信任的基礎上去做很多事,就會慢慢容易起來。
我這幾年一直保持一個習慣,我們總部大概四百人,不論職級,包括司機、保潔、客服,每個人的生日賀卡我都會親自寫,親手送給他,每個月集體生日會只要不出差我都會去。我希望每一個同事知道,他是被看見、被尊重的,大家可以相互成就。
《晚點》:你們會議室上寫著 “反大企業病”,目前遇到了什么問題,具體怎么做?
Winsome:是的,我們總部每張桌子上都用泰語寫了 “反大企業病、反小人得志、反貪污腐敗”。企業變大一定會遇到各種問題,很多問題都有共性,一旦出現又很難改掉,所以我希望大企業病最好盡量不要出現,至少不要早出現。
舉幾個例子,比如員工看到問題,每個人都可以把匿名郵件發到國家公司和集團監管總部。基層員工到了主管這一級,每個人離職我都會跟他面談,我希望你跟我講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問題,如果你因為這個原因離職,我向你道歉。我接下來會改,一定會改掉。
公司管理會出現問題,重要的是不應該回避、掩蓋、修飾問題,我希望所有問題都可以攤在桌子上講。
規則和制度是解決經營問題的下限。在我們做得還不好的時候,老板就不斷敲打我們,組織要越大越小,越大越需要謙卑,我們也在不斷地告誡自己,要把制度和文化落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去。
《晚點》:中國管理團隊在泰國有多少人?
Winsome:中國人到了泰國,我們都是老外。我們出海一開始就有明確共識,要控制老外的比例,培養當地人,給泰國同事更多、更好的培訓和晉升機會。
今天泰國公司 4 萬人,包括中國人在內的非泰籍團隊不到 60 人,中層管理幾乎全是泰國人,高管也有不少是泰國人。我們要培養當地人,讓他們看到希望。
《晚點》:怎么選拔和培養合格的管理者?
Winsome: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我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和激勵去培養共建。我們也要多找原因,如果一個人進來的時候是合適的,干了兩年變得不合適,為什么企業進步員工卻掉隊了?我理解要求責于己,管理者要多找自己的原因,可能會讓更多的人跟上來,公司才會更進步。
《晚點》:喝酒是極兔公司文化很重要的一環嗎,為什么不是其他的形式?
Winsome:談不上喝酒的文化,我們希望在一起有開心放松的氛圍。在很多民族文化里,喝酒、茶、咖啡或者唱歌、跳舞都是表達善意和美好的形式,我們可能語言不通,但這些人類本能表達友善的形式天然地可以把將我們聯系在一起。
《晚點》:泰國公司與總部的關系,平時溝通的頻次跟機制是什么樣的?
Winsome:例行匯報和臨時溝通也都有,但沒有拘泥于具體形式。國家 CEO 也有正常的例會匯報。平時沒事我們都不刻意聯系和維護關系,逢年過節短信都不發,這不影響我們的兄弟情誼,需要幫助的時候大家都會互伸援手毫不遲疑。
我們講充分授權,交付結果,我來到了這里就是第一責任人,要有老板心態,自己解決好自己的事情。如果遇到能力范圍外無法判斷和解決的事情,無論大小第一時間求助,集團也會很快的幫我們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