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小哥陷入系統困境的同時,種種焦慮的情緒環繞在他們周邊。
億豹網發現,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幾乎每一條關于快遞行業的短視頻下,都有一線小哥的抱怨與吐槽。有的是關于降派費降計提,有的是關于考核罰款,更有小哥吐槽自己遇到的奇葩客戶。
一位小哥留言說,厭倦重復瑣碎的工作,無數次想辭職走人,卻苦于現實壓力,只能忍氣吞聲。面對欺軟怕硬的同事、不成文的“規定”,心里全是怒罵,面上卻不敢表露分毫。
的確,成年人的世界,錢難賺、理難求。攬派中的煩心事,一樁接一樁,一件接一件,情緒也難免隨著亂糟糟的瑣事來回搖擺。事實上,沒有誰的人生是容易的,我們的焦慮、喪氣不過是自己給心上的枷鎖。
《中國藍領就業研究報告》顯示,快遞員平均收入為5834元,遠低于月嫂、卡車司機、家政服務人員等藍領崗位。此外,有調查報告顯示,超過70%的快遞員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
快遞小哥每天“生死時速”,派送更多的件,卻沒有賺到更多的報酬,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下降,他們正在到達臨界點,緊張的神經隨時面臨崩潰。
快遞企業相繼發布的年報顯示,各大快遞凈利潤均取得不同程度增長,總部將其歸功于“降本增效”,然而承壓的卻是末端,這成為不少小哥抱怨派費不斷下滑的緣故。作為上市企業,要對投資者負責,就需要保證企業利潤,這點毋庸置疑。
但作為公眾企業,社會責任同樣不可忽視。員工是創造利潤的基石,公司更需要對員工負責。尤其是在各家快遞時效、服務能力差距都越來越小的情況下,鞏固好末端基石,才能做好長期戰役的準備。
“人間非凈土,各有各的苦。”每天5點半起床,6點趕到站點分揀,7點開始派送……慌慌張張,只為碎銀幾兩。即便工作量成倍增加,但小哥的收入并沒有明顯增長,再加上各種不合理的考核,讓不少小哥看不到希望而選擇逃離。
正如一位小哥所言,快遞員不是一個空洞、抽象的符號,而是生動、鮮活的個體,他們不是不知疲倦的機器人,也不是沒有情緒情感的兵馬俑,只有讓他們張弛有度,勞逸結合,才能讓勞動更加穩定可持續。
大多數情況下,人的崩潰是細碎的,一點一滴,慢慢發生。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快遞行業準入門檻不高的靈活性,驅動著許多人為了生活而奔跑。然而,小哥也是社會中的人,不論是家中瑣事,還是身體疲憊,抑或累積的壓力和負面情緒,他們也需要休息與釋放。
億豹網認為,正如小哥的吶喊一般,當下的快遞行業,無論是制度還是管理層面,都存在著很多的漏洞需要補齊。快遞公司陷入互耗困境,無論是價格戰還是時效戰,都不應讓小哥成為最后的背鍋俠。
很多時候,負面情緒就像洪水一般來勢洶洶,但爆發前,請回頭看看一路的辛苦努力,想想為一時痛快犧牲過去、毀掉未來是否值得?人生最可貴的,便是善待自己,保全情緒。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與其怨恨生活、內耗自己,不如轉變視角,認清現實,不過度苛責自己,盡力而為,才能減少不必要的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