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有傳言稱,圓通速遞擬收購網絡小貸牌照,可能接手二三四五(002195.SZ)的子公司廣州二三四五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小貸”)。
23日,新快報記者向雙方求證相關消息,圓通有關負責人表示“不予置評”,二三四五的工作人員則稱“不清楚相關情況”。
3月21日,二三四五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會議審議同意全資子公司廣州小貸減資15億元。減資的目的是公司整體發展及廣州小貸的實際經營管理需要,該事項尚待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審核。公告披露,此次減資后,廣州小貸的注冊資本將由20億元變至5億元,二三四五擬尋找合格的受讓方并向其出售廣州小貸100%的股權。據了解,在業內,小貸公司減資可降低轉讓的門檻,利于尋找“接盤者”。
“快遞+金融”并不是新鮮事。記者注意到,憑借自身信息流、資金流的優勢,不少快遞企業早已涉獵融資租賃、小額貸款、商業保理等金融服務。2010年,順豐在試水電子商務時推出了支付工具“順豐寶”;2011年,韻達成立一家小貸公司,同年入股一家村鎮銀行;2015年,天天快遞與銀行成功試水發放貸款。
在同業中,小貸牌照是圓通金融版圖的缺口。據不完全統計,中通、順豐、韻達都已通過收購或設立公司等方式獲得小貸牌照。依托旗下公司,圓通目前主要向公司快遞業務體系內的加盟商或供應商提供設備融資租賃等融資服務。近年來,隨著網絡小貸監管趨嚴,小貸行業持續洗牌,通過收購取得牌照是跨界進場的重要方式。
資料顯示,2022年圓通速遞營收535.46億元,同比增長18.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9.20億元,同比增長8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