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電商平臺爭相啟動雙十一預售,其中天貓雙十一于24日晚間8點正式開啟預售,或將掀起今年雙十一購物節的熱潮。值得注意的是,雙十一向來是年內快遞件量的高峰期,快遞公司亦紛紛做好準備迎戰電商旺季。
今年以來,快遞行業競爭持續加劇,主要體現在日益白熱化的價格戰上。從最新公布的快遞業9月經營數據來看,快遞業務量增速繼續回升,但單票收入同比仍在下降。
業內認為,隨著四季度行業傳統旺季的到來,快遞行業價格競爭有望出現階段性緩和。不過,行業仍處于競爭加速期,競爭仍是主旋律,對各家全網利潤和加盟商信心損耗均較大,隨著電商快遞格局即將清晰,網絡穩定、報表健康的快遞公司,長期有望實現份額與利潤雙升。
多舉措備戰旺季
雙十一大促期間訂單激增,各大快遞公司均已提前布局保障戰略。韻達股份(002120)在10月5日召開2023年旺季服務保障會議,表示要為旺季保障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為商家、客戶和消費者提供“穩快準”的優質快遞服務體驗。
圓通速遞(600233)表示,今年雙十一旺季重點管控目標是從保質量、控成本兩大方面切入,并對全網集運中心旺季運營工作的重點環節和服務質量均做出要求。
申通快遞(002468)在10月18日表示,申通快遞南昌、洛陽、西安、蘭州、新疆五處新轉運中心在雙十一前陸續投產,全網產能再創新高,全力備戰雙十一旺季考驗。
除A股上市公司外,其他快遞公司也都爭相提前布局電商旺季市場。大件快遞公司德邦快遞表示,為應對雙十一的貨量高峰,德邦快遞對運輸資源進行整合,實現“空鐵聯運”。同時針對家具、家電、鞋服、母嬰、寵物、快消等領域的客戶實施定制化運輸方案,保障收轉運派各環節高效運行,同時為大中小商戶從容應對雙十一助力。
菜鳥集團與淘天集團聯合保障的雙十一物流措施也同步發布。在國內,菜鳥雙十一發布多快遞比價、價格承諾、運費月結、發貨補貼等10項舉措,繼續提供半日達、送貨上門服務,通過預售極速達模式,部分預售訂單甚至要快于日常。
京東物流則在10月10日就已宣布,再次提升服務,率先提出“1小時未取件必賠”“全程超時必賠”“派送不上門必賠”三大服務承諾,其中包含了業內首個針對攬收端的時效承諾。
電商低價或致快遞量增長
當前我國網購滲透率維持高位。2023年9月實物網購社零占比同比上漲,其中社零消費總額為39826億元,同比增長5.5%;9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6.4%,環比持平。
行業研究人員表示,今年電商平臺雙十一打法回歸低價有望刺激快遞件量增長。從各家電商平臺雙十一購物規則來看,主流平臺均已放棄過往雙十一復雜的優惠算法,以簡單明了的低價吸引購物。
據了解,天貓今年雙十一核心主打“全網最低價”,在跨店滿減的基礎上推出官方立減,立減商品無需湊單就能打折,啟動全網動態比價確保低價;京東于10月23日晚8點直接現貨開賣,并實行30天及以上的價格保護;拼多多大促主題是“天天11.11,天天真低價”。
“近幾年天貓、京東停止披露GMV(成交總額)數據,復雜的玩法、先漲后降的優惠和越來越多的購物節已引致消費者的感官疲勞,今年主流平臺放棄以GMV為核心,回歸低價,有望重新刺激快遞件量增長;而在節奏上,京東、天貓縮短預購蓄水時間,延長現貨購買階段,其中京東自10月23日晚8點直接現貨開賣,物流節奏大幅優化。”東莞證券分析師鄧升亮表示。
鄧升亮進一步指出,雙十一快遞件量相對往年將實現平峰填谷,考慮到快遞企業的規模效應仍有釋放潛力,盡管今年快遞旺季較難提價,但成本優化有望助推快遞企業利潤增長。
價格之爭仍在持續
盡管今年來快遞量增勢喜人,但快遞公司單票收入同比仍在繼續下降,意味著行業價格戰依然激烈,快遞公司還是面臨增收不增利僵局。
今年9月快遞業務量增速回升。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9月全國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約23.4%,全國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14.8%,而單票收入下降約7.0%。
從A股4家上市公司經營數據來看,9月通達系件量保持快速增長,申通件量增速領先。9月,順豐、韻達、申通、圓通快遞業務量分別為10.13億件、16.69億件、16.38億件、18.06億件,同比分別增長5.63%、11.27%、33.61%、15.47%,順豐剔除豐網件量同比增長20.45%。
單價方面,快遞公司單票收入均有所回落。
9月,順豐、韻達、圓通、申通平均單月單票收入分別為17.21元、2.29元、2.34元、2.11元,順豐剔除豐網后同比下降7.32%,后三者分別同比下滑12.9%、7.3%、13.5%。整體來看,通達系快遞公司單票收入同比下滑較大,市場競爭依然激烈。
進入電商旺季后,快遞價格通常都會有小幅提升,華泰證券交通運輸團隊分析,快遞行業進入季節性旺季,件量同環比增速有望取得較好表現,電商快遞旺季或將提價,國內件均價有望環比提升。
韻達快遞在回復投資者問題時也曾表示,旺季因為供需變化帶來的價格變動是可預期的,從過去多年的業務經驗看,客戶對優質快遞服務有需求,并且愿意支付為保障旺季服務品質產生的服務溢價。
申通快遞亦指出,10月份快遞逐步進入旺季,旺季期間,快遞企業需要加大產能投放,儲備分揀人力以及預留部分干線運力以備旺季需求,這期間由于成本因素的傳導,快遞的價格可能會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以及持續時間需要關注四季度上游電商的需求預期。
不過,一線快遞公司“以價換量”的動力仍在,快遞公司單票收入降幅仍可能大于單票成本降幅。鄧升亮分析,長期來看,國內電商件市場價格競爭持續,龍頭公路運輸與倉儲網絡已較為成熟、規模效應減弱,疊加政策監管趨嚴,國內低價電商件市場或將長期保持極低利潤率,驅動快遞企業轉向中高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