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結束的“雙11”網絡促銷活動中,物流快遞行業再次體現運輸擔當。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今年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52.64億件,同比增長23.22%,日均業務量是平日業務量的1.4倍。
物流行業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而隨著我國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物流快遞活動各環節造成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此背景下,大力推廣實踐綠色物流成了政府和相關企業的共識。
據了解,所謂綠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減少資源消耗為目標,利用先進物流技術規劃和實施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動。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一輪的快遞業務旺季從今年11月1日開始,到2024年春節前夕結束,時長102天。業務熱潮下,物流快遞行業如何持續減碳,實現綠色物流目標?
11月16日晚上10點,辛勞的快遞小哥正在投送快件。刁靜嚴攝
讓快遞包裝“變綠變瘦”
“‘雙11’的促銷力度比較大,除了店鋪優惠外,還有平臺補貼。因此我囤了很多東西,這一周收到的大大小小的包裹有二三十個,比我一個月收到的都多。”伴隨著“雙11”購物節的到來,快遞物流旺季亦如約開啟,北京市民劉昕也收取了不少快遞包裹,在拆包中獲取所需。
現如今,如何讓快遞包裹“變綠變瘦”是物流快遞企業碳中和進程中的重要議題。
中國城市報記者從菜鳥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菜鳥)了解到,菜鳥早已開啟了綠色低碳行動,今年是第七年開展快遞包裝回收。今年“雙11”期間,全國菜鳥驛站啟用了包裹回收臺,消費者可以用快遞包裝領取回收金。菜鳥還聯合近百所高校啟用“校園碳資產管理系統”,消費者可以在菜鳥驛站取件后將快遞包裝留下,參與減碳活動。
京東物流是國內物流快遞行業中最早明確“科學碳目標”的企業。目前,其在30個城市常態化投放20萬個循環青流箱,正常情況下可循環使用50次以上,積極探索新型環保材料包裝;同時,在全國100余個城市開展紙箱回收行動,倡導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層面,2020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范》等法規政策及標準,明確要求寄遞企業采購使用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綠色包裝產品。
今年,國家郵政局黨組研究提出實施綠色發展“9218”工程,其中明確到年底前,實現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90%;深入推進過度包裝和塑料污染兩項治理;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的郵件快件達到10億件,回收復用質量完好的瓦楞紙箱8億個。
國家倡導,企業行動,但為什么綠色快遞包裝在生活中還是很少見?
“包裝成本高。以可循環包裝箱為例,采購成本是同規格紙箱的15至20倍,再疊加回收、清洗、損耗、調撥等運營管理成本,相較普通紙箱,平均單次使用成本大為增加。”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市場監管司副司長林虎表示,相比快遞業務量而言,可循環包裝的使用占比整體較少。
林虎還提到,目前快遞綠色包裝大多數僅限于寄遞行業范圍,對上下游企業及行業的約束力不強或者沒有約束力,并未形成全鏈條的治理體系;占比超八成以上的電商快件在平臺服務中未設立綠色包裝選項,消費者無法自行選擇;再加上社會宣傳力度不夠、居民綠色消費習慣尚未完全養成等原因,快遞綠色包裝的普及度仍然不高。
讓物流運輸清潔高效
物流行業減碳的重點除了快遞包裝,還有倉儲、運輸等關鍵環節。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在《中國快遞行業的碳排放》報告中的具體數據來看,2022年倉儲和包裝占我國快遞行業碳排放總量的37.3%,共2000余萬噸;而運輸這一個環節就占據快遞行業碳排放總量的62.7%,近3500萬噸,且比例還在不斷擴大。值得注意的是,在運輸環節中,公路運輸承擔的業務量(813億件)和碳排放量(1874萬噸)遠遠超過航空和鐵路的數量。
《中國快遞行業的碳排放》報告估算的數據結果顯示,在2017年到2022年之間,中國快遞行業的碳排放從2017年的1837萬噸,激增到了2022年的5565萬噸,5年間增長了超過200%,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了24.8%。
為推廣節能低碳運輸方式,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成為物流快遞行業剛需。
中國城市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到2025年,郵政快遞等試點領域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力爭達到80%。
各地郵政部門積極響應政策,發揮產業優勢,加強產需對接。其中,上海市郵政管理局明確到2025年當地郵政領域新增或更新車輛原則使用新能源汽車,遼寧、浙江、安徽、福建、廣東等多地出臺政策,對企業租賃和購置新能源車輛給予資金補助。
物流快遞企業也在逐步加大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投入規模、優化運輸線路,積極響應國家綠色低碳發展要求,持續推進運輸方式轉型升級。其中,郵政集團加大新能源車使用比例,對場地用電條件進行改善,增加充電設施;京東在全國50多個城市投放使用新能源車超2萬輛,首批氫能源卡車在華南地區正式投入商業化運營;順豐開展氫燃料、LNG天然氣車輛試點引入;圓通在杭州亞運會期間投入新能源車輛保障參賽物資運輸;菜鳥同城配送車隊中33%為新能源汽車……
讓末端投遞順暢便捷
快遞配送無人機、無人車,可循環智能文件袋,快遞包裝“回箱計劃”……這些既綠色低碳又智能便捷的物流快遞業末端投遞方式你都見過哪些?
末端投遞既是物流快遞行業連接消費者服務的重要一環,也是其踐行綠色低碳鏈條的最后一環。
對此,郵政集團借助遍布城鄉的線下網點優勢,以快遞進村工程為切入點,以縣域共配中心為載體,推進末端配送集約高效運營;京東完成23座“亞洲一號”園區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總裝機容量達132.5兆瓦,并在全國投入使用無人車超700臺;順豐完成12個產業園區的屋面光伏電站建設,鋪設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同時開展成昆高鐵快運專列試點;菜鳥發布數字化碳資產管理系統,推出快遞包裝“回箱計劃”,2022年“雙11”期間“快遞包裝換雞蛋”活動回收快遞包裝近800萬個;中通投產光伏發電項目13個,鋪設面積達30萬平方米;申通推出商家智能客服,服務快遞網點降本30%;韻達投入使用可循環智能文件袋,單個文件袋可循環使用千次……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我國不斷推動物流快遞行業綠色低碳立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中增加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等內容。
今年3月和9月,國家郵政局分別印發《關于推動郵政快遞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推進新時代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聯合相關部門制定了深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三年行動方案,均對快遞綠色包裝提出了明確要求。例如,《關于推動郵政快遞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實施意見》對于運輸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快件包裝、保障體系建設都系統地提出了意見與要求,并提出要推進郵件快件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加快建設低碳高效寄遞運輸體系,推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應用,引導基礎設施資源集約共享等。
林虎表示,下一步,國家郵政局將堅持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擴大綠色產品供給,進一步降本增效,持續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政策保障,創新科技應用,提高消費者認可度,提升可循環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實效,加快推進物流快遞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