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廣州低空經濟產業媒體專題宣傳活動在天德廣場的珠江河畔拉開序幕。當天上午,小鵬匯天的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旅航者X2和直升機BELL 505在天德廣場沿珠江展示飛行,市民群眾更近距離地感受到低空飛行的魅力。這是一次拓展城市空中交通航線的驗證飛行,標志著廣州市未來城市空中交通航線邁出示范性的一步。
此次飛行展示,旅航者X2從廣州天河區的天德廣場超甲級寫字樓群垂直起飛,通過自動駕駛模式,向標志性建筑廣州塔方向飛行,橫越廣東省博物館、花城廣場、海心沙亞運公園等廣州的地標性景觀。這條飛行航線既可用于未來城市空中交通,也是一條非常具備觀賞價值的低空游覽路線。
小鵬匯天eVTOL旅航者X2在廣州CBD上空飛行。
峰飛航空和廣汽的eVTOL——V50大白鯊、Gove也“緊跟其后”,在天德廣場進行了垂直起降飛行演示,由小鵬匯天旅航者X2、廣汽Gove、峰飛航空V50大白鯊、億航EH216-S組建的eVTOL航空器矩陣在廣場集中展示。據悉,這些eVTOL皆為中國自主研發。
廣汽Gove飛行演示。
V50大白鯊飛行演示。
《2024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發展低空經濟,創新城市空運、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等應用場景,加快建設低空無人感知產業體系,推進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支持深圳、廣州、珠海建設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打造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高地。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已成為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的重大議題。政企協同開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的探索并逐漸推動落地,有望進一步增強民眾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廣州空港委一級調研員賀同林接受采訪時表示,廣州空港委去年完成了廣州低空經濟發展的規劃,目標是到2027年,廣州低空經濟的總規模達到2100億元,到2035年達到6500億元,為再造一個新廣州在低空經濟上發力作為。“低空經濟發展思路主要是研發制造、飛行運營和基礎設施,其中研發制造是核心,飛行運營是支撐,基礎設施是保障。”賀同林說。
據悉,廣州市作為特大城市,以其開放包容的特質與千年商都的文化底蘊“筑巢引鳳”,已虹吸了億航智能、小鵬匯天、廣汽集團等一批低空行業的龍頭企業,以及合利智能等一批在低空飛行行業領先的運營服務商,并在雄厚的低空資源和產業基礎上,不斷優化頂層設計,加快《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規劃》《廣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出臺,全力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城市CBD上空的未來空中交通
旅航者X2
當天活動現場,小鵬匯天創始人、總裁趙德力表示,本次飛行展示意義重大。以前飛行都在野外,在一些人口稀少的地方戶外飛行有一定的價值,然而真正的空中出行還是要在城市的CBD上空,才能夠真正展示未來的空中交通,而且能來到城市CBD也讓企業看到了政府的決心。
“低空飛行我認為會從郊外再到城市上空,從體驗飛行、娛樂、景區的游覽,再到日常出行,這是一個過程,我認為在未來的5~10年里面是非常大的機會。”趙德力說。
正值全國兩會期間,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提出《關于推動飛行汽車應用、助力低空經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建議》。飛行汽車作為先進智能的交通工具,正成為熱點科創領域。
eVTOL帶來的最大變革是實現航空普惠
億航智能副總裁賀天星表示,當前低空經濟還處于早期起步階段,但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方向,未來將為整個社會的所有產業變革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據了解,2023年12月,億航智能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獲得由中國民航局頒發的標準適航證,成為全球首個獲得適航證的無人駕駛載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
賀天星介紹,取得適航證后,企業在重要節點城市,打造示范樣板工程,如在深圳的寶安區落成全國首個eVTOL標準化的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部署了相關飛行器,劃設了相關飛行路線和觀光體驗的飛行航線。
億航智能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
賀天星提到,無人駕駛航空器如何更好地管理十分重要。“未來,我們希望能夠有效地把無人駕駛的管理系統和政府的智慧城市管理體系做融合,在未來有大量無人駕駛航空器同時在空中作業時,提供基礎性的安全保障。”賀天星說。
談起扎根在廣州的原因,賀天星表示大灣區在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資金鏈、人才鏈都非常充足,為企業在研發、人才培養、供應鏈材料、整機制造方面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同時,當地政府也出臺了扶持低空經濟發展相關政策。
“企業聯合政府,充分為消費者提供很好的保障,讓大家在未來低空場景中,既喜歡也能消費得起。”賀天星表示,“其實,eVTOL未來真正給社會帶來的最大變革是實現航空普惠。如果低空經濟沒有航空普惠的話,低空經濟的價值是沒辦法被充分挖掘出來的。”
無人機跨江配送,“天塹”變“坦途”
在海珠區太古倉,一份新鮮的三文魚海鮮刺身快遞從天而降。
億航智能物流運營總監劉江權介紹,從黃沙水產市場飛到太古倉,航線起降點的距離是4.8公里,按平常騎手的配送時間約為50分鐘,通過無人機配送,只需要7-8分鐘即可完成。
“從黃沙水產市場到太古倉,因為大江的阻隔,對于傳統的騎手配送來說是一個‘天塹’,但是對于無人機的配送來說是一個‘坦途’。從時效性的角度去考慮,無人機具有很大優勢。”劉江權說。
他介紹,目前已開通三條航線,黃沙水產市場至太古倉、黃沙水產市場至信義會館、信義會館至太古倉。飛行能力覆蓋海鮮、水產、肉類、水果、蔬菜、快餐、飲料和日用百貨等多個品類。
無人機配送
據了解,自去年6月份起至去年年底,億航在該場景共飛行6400多架次,飛行時長達到24000多分鐘,為3000多位市民提供高效、便捷、新鮮和安全的物流配送體驗。
農業無人機“飛入”田間
農業無人飛機在水稻田上方撒肥
低空經濟在田間地頭,同樣扮演重要角色。
廣州極飛科技有限公司公共關系與政府事務負責人錢姝婷介紹,一直以來,企業積極探索無人化技術在農場的應用,過去兩年在新疆打造超級棉田,在廣州黃埔打造超級農場,不斷探索將無人化技術運用到棉田、水稻等種植場景中。
“經過幾季的運營,我們發現可以較大節約生產管理環節的綜合成本,較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錢姝婷說。
低空文體旅游借勢“起飛”
在白云區安華匯風洞跳傘基地,風洞內正上演著扣人心弦的飛行特技表演,不絕于耳的掌聲便是低空體育文化魅力的絕佳證明。風洞基地的出現,極大拓展了廣州低空文體旅游經濟業態,加快了低空經濟與應用場景的融合創新。
風洞飛行。廣州空港委張亞光攝
廣州愛飛樂風洞飛行基地創始人、董事長李澤接受采訪時表示,低空經濟除了低空作業外,還有低空消費,風洞飛行屬于低空經濟的消費應用。
他提到,基地今年內將盡快完成廣州市多點布局,并計劃在今年7月底,舉辦一次風洞飛行國際邀請賽,邀請10多個國家空中飛行運動員參加比賽,打響廣州在風洞飛行的國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