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永輝超市(2.360, -0.07, -2.88%)公告稱,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宿遷涵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所持有永輝超市股份不超過 90,750,300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
目前,京東合計持有永輝超市1,214,960,301 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 13.39%。此次減持后,京東持股比例約為12.39%,仍然為永輝超市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股東為持股21.08%的牛奶有限公司。
從持股比例來看,京東此次減持基本不會影響其在永輝超市站位。短期來看,京東更多考慮或在于“套現”。但通過小比例減持,逐步剝離京東所持有的實體零售資產,也存在一定可能。
這與當前一些互聯網公司做法具備相似性。例如在阿里巴巴財報會上,阿里巴巴集團主席蔡崇信表示:“我們的資產負債表上依然有一些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務,這些也不是我們的核心聚焦。如果能夠完成退出的話,也是非常合理的。”
《第三只眼看零售》認為,互聯網公司曾在2017年前后大舉布局實體零售,通過親自下場、入股相關公司等方式推進線上線下(29.460, -0.55, -1.83%)一體化。現階段,互聯網資本退燒實體零售的時候到了。
硬幣的正面在于,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的確為實體零售企業帶來增量,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更為長久的影響是,實體零售業數字化進程被加快,互聯網企業對流程化、信息化、數字化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傳統零售企業變革。為了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數字化建設也成為實體零售行業新基建。
例如永輝超市提出的“科技永輝”戰略,也逐步完成前期布局,作用于經營業績提升。
據了解,永輝超市自研系統“YHDOS”已完成了全門店覆蓋,達到了規模性投入使用;且YHDOS系統接入的門店涉及永輝旗下所有業態及倉店形式的業務,達成了全場景覆蓋的目標。該系統從用工、訂貨、會員、履約等層面深挖數字化深度,逐步實現流程信息化、分析可視化、全面智能化的目標。在此基礎上,永輝初步實現了三個30%的目標,即通過數字化手段,分別在坪效、人效、品效方面提升30%的效率。
但硬幣的反面同樣存在。不少企業在資本助推下缺乏自我造血能力,導致行業亂象頻出。
例如一些企業為推動線上化進程,大打補貼戰。在零售企業線上銷售占比平均不到10%的階段中,幾乎沒有企業討論盈利問題。但隨著線上銷售占比平均達到20%左右,能否盈利才是支撐企業長久運營的關鍵。
為此,現階段互聯網資本退燒,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實體零售賽道趨于冷靜。熱錢退出也會影響到行業創新、企業規模化發展等方面、但從長遠來看不是壞事。
一方面,類似于永輝超市、沃爾瑪這樣的實體零售企業,根基仍在,且逐步探索出破局方向。
有接近永輝超市的業內人士透露稱,永輝超市線上業務已于2月份實現盈利。這說明永輝到家業務模式初見成效。背后是永輝既有物流、供應鏈資源優勢與“倉店合一”的模式迅速融合,使永輝的倉店合一模型有規模擴張優勢。
對于永輝來說,這一模式可實現線上線下客群與商品互補。“我們認為線上線下客群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例如線上以年輕客群為主,線下以家庭客群及中老年客群為主。這導致對商品的需求也存在一定差異。從商品效率的角度,永輝選擇在倉內做線上服務,同時導入個性化商品和依托于門店基礎設施的活鮮品類,是能夠提升經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永輝超市CEO李松峰曾對媒體表示。
同時,雖然存在經營壓力,但永輝超市經營基本盤暫未受到影響。永輝超市也逐步推動了供應鏈數字化,商品結構調優,供應商分級管理等供應鏈端的各項變革以及對線下門店的精細化調優。永輝超市內部認為,這為2024年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另一方面,實體零售受客流下降、渠道分化等多方面壓力影響,也開始啟動深度變革。例如順應流通產業鏈變革,重新梳理零供關系,打造真正有差異化的商品力就是重要變化。
例如“一店一議”是永輝超市現階段的開店策略。永輝超市會根據門店所在區域、商圈做出針對性門店規劃、調整品類結構、主打商品、門店陳列及增值服務等板塊。目前永輝超市已完成超300家老店調優,新開門店也會以門店為單位具體規劃,在標準化基礎上強調單店差異。
在供應鏈層面,永輝持續夯實護城河,推進穩定、柔性、透明的陽光供應鏈建設,改善零供關系,調整商品定價邏輯,讓商品回歸價值經營,從而提高經營效率和競爭力。
具體而言,永輝不斷優化作為其核心競爭力的供應鏈直采模式。基于全國超800個直采基地,永輝整合跨品類的產地倉資源,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增強對干貨、水果、蔬菜品類的源頭直采能力建設;并優化物流效率,如門店拆零、物流搬運等環節;圍繞供應商、商品、采購員等環節持續推進供應鏈數字化建設,優化產地倉和銷地倉品控體系。
可以說,互聯網資本的參與形式變得更偏向于輕資產運營。實體零售行業也到了回歸本質的時候。
比如互聯網企業除完全退出或親自下場外,也正在探索更多參與形式。例如結合線下企業特性,成為陪跑者就有可能獲得雙贏。
即時零售便是近期發展較快的模式之一。美團、京東到家等平臺便是結合實體零售商家,一方提供線上運營、履約等能力,一方負責本地化運營及線下成本,在下沉市場等板塊明顯發力。
經歷過淘汰賽的零售企業開始聚焦到如何開好一家店、做好商品管理、搭建后臺供應鏈。例如相比較重新在主營業態之外探索新業態,梳理大賣場業態功能,同樣能吸引消費者。
永輝超市、大潤發、沃爾瑪最新整改的門店均具有一個共同點,即打造多功能門店。具體為一是滿足顧客購物需求;二是成為全渠道履約場所;三是提供購物體驗和發現好商品的展示場。近期開出的永輝超市云南昆明世紀金源店,開業首日全渠道銷售超200萬元,可見初步獲得消費者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