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交通運輸部公布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自動駕駛和智能建造方向)。
其中,“嘉興市城鄉無人機運輸和城市出行與物流服務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項目入選,這也是無人機項目首次入選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
該項目試點內容有多項涉及無人機/“路空一體”:在嘉興市主要醫療機構及鄉鎮衛生院區域,投入20駕無人機,累計完成投送不少于6000架次;建設“路空一體”指揮控制中心,實現自動駕駛出行、無人配送、無人機投遞等集成化管理服務功能;圍繞“路空一體”場景,編制標準5項。
項目參與單位包括:南湖區交通運輸局、南湖路空協同立體交通產業研究院、中國郵政集團、民航華東(浙江)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豐翼科技、百度、北京大唐永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允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迅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極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云控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復海物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民航大學、上海知而行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電信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就在近日(4月24日),“瓊粵無人機公共貨運物流跨海首飛儀式”在文昌國際航天城舉行。FP-98“獅子座”大型無人機獲TC后首次執行跨海支線物流運輸任務,其于早7點13分自海南省??诩鬃訖C場起飛,克服惡劣天氣影響于10點02分降落廣東省珠海蓮州機場,航程500公里,不到3小時的運輸時長較傳統運輸模式時間縮短9個小時。
隨著低空經濟被確定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行業步入政策加速期,無人機和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已成為航空器研發制造重點。
民航局在深圳和海南地區啟動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信息服務系統試點工作之后,2024年1月1日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管理平臺(UOM)已上線運行,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了空域劃設,適飛空域信息查詢、飛行活動申請等服務。
同時,民航局推出《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積極開展試點創新。截至2024年3月29日,已批準建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17個試驗區和3個試驗基地,實現了城市場景、海島場景、支線物流等場景的全覆蓋。
開源證券4月16日報告指出,2024年受益于無人機的低空空域開放、中大型無人機適航審批加速、地方政府補貼、商業模式跑通,物流無人機有望成為低空經濟中率先放量的場景。
據分析師測算,采用無人機配送單個包裹新增運輸成本約1.6元,而根據順豐同城招股書,單個包裹勞務外包費用達到6.4元,無人機配送方案有望明顯降低即時快遞配送成本。
此外,深圳寶安區、廣州黃埔區、珠海市分別于2023年8月、2023年12月、2024年3月發布補貼政策,對貨運的起飛重量超過25kg的中大型無人機均給予90元/架次的補貼(廣州要求每年飛行超過1萬架次),分析師稱考慮補貼后無人機單次飛行可獲得45元以上收益。
落實到產業鏈環節上,A股中無人機相關公司有:
無人機電池配套:珠海冠宇、鵬輝能源;
無人機主機廠:永悅科技、縱橫股份;
電驅配套企業:臥龍電驅;
無人機接駁柜企業:智萊科技、新北洋;
空管及地面設施:萊斯信息、四川九洲、深城交、中信海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