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正在經歷一個黃金的發展時期。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買全球、賣全球”也成為了行業的新主題,中國電商企業積極探索海外市場。而這也為跨境電商物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包括阿里、拼多多、TikTok等電商平臺都在不斷為跨境電商物流帶來需求。
在赴港上市無望后,時隔兩年,菜鳥加持的德威集團選擇赴美上市。作為國內成立較早的跨境物流公司之一,德威集團的業務主要集中在亞洲-北美航線,來自中國及美國訂單收入超九成。2019-2021年期間,其營收增速較快,不過盈利能力不強,凈利潤率僅0.86%。雖有菜鳥入股加持,隨著跨境物流競爭激烈,德威集團高增長難續。
時隔兩年,轉戰美股
5月1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境外發行上市備案補充材料要求公示,其中要求德威集團補充說明股權激勵計劃、股權架構設立的合法合規性以及主要境內運營實體德威國際、德威空重等注冊資本未繳足的原因及合規性等情況。
此前的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司披露了關于De Well Holdings Limited(以下簡稱“德威集團”)的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其擬發行不超過約2.99億股普通股并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或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2022年4月27日,德威集團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花旗和中金公司擔任聯席保薦人。時隔兩年,德威集團調轉方向由港股轉向美股。
90年代初,“德威”品牌創始于上海,提供國際貨運代理服務。1993年,德威集團進入美國市場,并于2004年成立德威美國,于美國加州洛杉磯設立辦公室。2009年,德威集團增加航空物流服務,并于2016年開始提供電商解決方案。此外,德威集團又增加在東南亞、歐洲的布局,其業務遍布逾50個國家。
2019-2021年,德威集團分別實現約16.13萬TEU、16.6萬TEU及18.69萬TEU的海運量,同時空運物流也快速增長,空運量從212公噸增長到6009公噸再到7862公噸。
除了包括家居用品、電器等在內的傳統行業客戶外,電商客戶也正成為德威集團的第二增長動力。2019-2021年,來自電商行業的海運物流運輸量分別為6791TEU、1.69萬TEU和1.99TEU,復合年增長率為71.5%。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1年收入計,德威集團是亞洲-北美貿易航路中最大的中國端到端跨境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商,以2019年至2021年收入增長率計,其亦為增長最迅速的中國端到端跨境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商之一。
但目前,德威集團收入來源仍然依賴中美兩國的業務。2019-2021年,公司來自中國及美國的訂單收入合計占比分別約為96.8%、96.9%和97.7%。
2021年7月,阿里巴巴旗下菜鳥以6722.55萬美元認購了德威集團配發及發行的2.3億股A輪優先股,對應的投后估值約為2.28億美元,這也是德威集團成立以來首次進行外部融資。IPO前,菜鳥持有德威集團29.5%的股份,為最大外部投資方。
在菜鳥投資之前,德威集團是一個典型的家族企業,由創始人家族100%持股。截至目前,楊時、程芳夫婦以及二人之子楊弋透過DW Management持有德威集團64.09%的股份。此外,DW Management有權控制行使限制性股票受托人持有股票所附的投票權。
2022年2月,德威集團采納限制性股票獎勵計劃,為僱員激勵計劃預留的5000萬股股份獲配發及發行予限制性股票受托人,該限制性股票受托人占德威集團6.41%的股份。
不過,對于上述股權激勵計劃,證監會在補充材料中要求德威集團說明其合法合規性,并出具明確性意見,同時股權激勵計劃中涉及的外匯管理等境內監管程序履行情況等。
競爭白熱化,應收賬款激增
隨著近年來海外貿易的升級及利好政策,跨境電商作為一種充分利用全球資源與市場的新商業模式發展十分迅猛,與跨境電商一起蓬勃發展的還有從事跨境電商物流的企業。
全球電商市場規模從2017年約2.3萬億美元增加至2021年約5.1萬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2.1%,預計從2022年約5.9萬億美元進一步增加至2026年約9.5萬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2.6%。
此間的2019-2021年,德威集團營收增速較快,分別為20.36億元、25.06億元和72.32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31.54%、195.38%。不過,由于跨境物流鏈條復雜且冗長,成本較高,德威集團的盈利能力并不強。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成本分別為18.41億元、22.6億元和57.72億元,其中六成左右支出為運費。
也因此同時期內,德威集團的凈利潤分別為1223.63萬元、4751.43萬元、5887.32萬元,同比增幅分別為315.17%、26.81%,其凈利潤率僅為0.61%、1.91%、0.86%。
除了盈利能力不強外,因所處跨境物流行業賬期普遍較長、回款較慢,導致德威集團應收賬款激增。2019-2021年,德威集團的貿易應收款項分別為3.85億元、4.23億元和7.13億元。
跨境物流行業看似鏈條復雜,門檻很高,但事實上參與者眾多,市場較為分散。行業內除了海外的DHL、FedEx、UPS等,國內也有許多跨境物流企業例如樂艙物流、泛遠國際、中聯航運等,此外,菜鳥、京東物流等也紛紛選擇出海。
跨境物流玩家也紛紛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目前為止,樂艙物流、泛遠國際等已經成功登陸港交所外,易達云通過港交所聆訊,中聯航運、卓越物流分別在2022年遞表后暫無下文。值得一提的是,已登錄港交所的泛遠國際,其股東之一是淘寶中國。與此同時,德威集團的股東菜鳥也在積極布局海外業務,其在今年1月9日宣布正式進軍美國集運市場。
作為國內成立較早的跨境物流公司之一,德威集團也積累了一定的競爭優勢,2021年,其是亞洲-北美貿易航路中最大的中國端到端跨境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商。但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德威集團在營收增長的同時并未能持續增加盈利能力,且收入來源國較為單一或存隱憂。
此前赴港上市,德威集團計劃將募資款用于擴大公司的全球網絡及加強主要市場區域市場份額,以及選擇性將公司的物流業務擴展至具有高增長潛力的新國家或地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