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加拿大郵政(Canada Post)罷工進入第四周,許多加拿大人因不得不轉向私人快遞公司感到沮喪。
FedEx、UPS和Purolator等快遞公司高昂的運費和較慢的服務速度,成為消費者抱怨的焦點。
圖片來源:The CP
渥太華退休公務員Neil Roberts嘗試通過聯邦快遞寄送一封100克的信件,不僅支付了35.29加元的費用,還等了超過一周時間才送達。他無奈地稱這種“快遞服務”為“諷刺”。
此次罷工始于11月15日,由加拿大郵政工人工會(CUPW)發起。
工會要求提高工資以應對生活成本上漲,同時反對加拿大郵政提出的聘用兼職員工以降低周末送貨成本的提議。雙方僵持不下,談判進展遙遙無期。
在這樣的背景下,消費者和小型商戶被迫依賴私人快遞公司。然而,高昂的費用讓很多人苦不堪言。
例如,渥太華Vars社區居民Denise Dunac嘗試通過UPS和FedEx分別寄送一張圣誕賀卡到溫哥華,卻分別被報價57加元和62加元。而如果通過加拿大郵政,郵資僅需0.99至1.40加元。
圖片來源:Ben Nelms/CBC
小型企業在此次罷工中同樣面臨挑戰。渥太華lansdowne 圣誕市場的一些商戶表示,他們被迫使用私人快遞公司,但費用之高已明顯削減了利潤。
例如,El Tambache Crafts的員工Iain Carrillo透露,公司選擇暫不調整線上售價,吸收了快遞成本,但長期下去可能會影響產品定價。他坦言:“我們希望價格對每個人都公平。”
Thor’s Trinkets的商戶Ingrid Bjornson則幾乎完全停止了郵寄服務。
她指出,高昂的快遞費用讓顧客在許多情況下支付的運費甚至超過了商品本身的價格。
圖片來源:Gabrielle Huston/CBC
此外,消費者不僅要忍受更高的費用,還需要面對更多的不便。
例如,Yavar Luxury Mongolian Marketplace的合伙人Joshua Lanthier表示,盡管與UPS和加拿大郵政相比,他的Shopify平臺可提供相近的折扣價格,但私人快遞公司的營業時間限制卻讓他多次錯失投遞機會。
他說:“黑五過后,我們有訂單需要配送,但等到周六下午我趕到時,UPS已經在四點關門。”
隨著加拿大郵政業務的中斷,私人快遞公司被迫填補市場空白。然而,突然增加的包裹量讓這些公司不堪重負。
Jet Worldwide包裹遞送公司的總監Timothy Byrnes表示:“訂單量翻倍,問題卻是原來的四倍。我們甚至開始拒絕業務。”
這一形勢對消費者和商家而言更加雪上加霜。某些情況下,寄送一個小型包裹的費用比包裹本身的價值還要高。
例如,一家進口日本抹茶產品的公司向Jet Worldwide咨詢寄往美國的快遞服務,最終被告知費用過高,不值得嘗試。
與此同時,行業內的漲價趨勢也不可避免。加拿大Equifax商業分析師Sinead Gleason指出:“消費者正感受到這些成本直接被轉嫁到他們身上。”
圖片來源:Alexander Behne/CBC
卡爾頓大學商學院教授Ian Lee指出,加拿大郵政因其“法律規定的壟斷地位”,允許其在市場中以較低價格運營,而私人快遞公司在競爭中卻需要承擔更多成本。
根據規定,私人公司寄送信件的費用必須是加拿大郵政設定郵資的四到五倍。
此外,加拿大郵政盡管以盈利為目標,但作為國有企業,其運作得到政府支持。例如,其員工的養老金部分由聯邦政府承擔,而私人公司則完全依賴自身盈利來維持業務。
Lee預計,加拿大郵政將需要在2025年接受政府紓困,以彌補連續六年的虧損。
圖片來源:Evan Mitsui/CBC
私人快遞公司在節日期間常采用動態定價模式以應對高需求。盡管Purolator否認自罷工以來調整價格,但承認每年11月會引入附加費用以應對更高的假日運營成本。
聯邦快遞則表示未調整費用,但UPS未對此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