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網絡貨運新規實施月余 對平臺運營產生哪些影響?

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 作者:吳茜 2024-08-20 10:44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7月1日起,交通運輸部公布的《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開始實施。《規范》規定了網絡平臺功能、信息核驗登記、服務流程、安全生產、網絡信息安全要求等,為網絡貨運經營者審核登記、運營服務、安全管理等提供標準規范依據。


“《規范》的實施,為網絡貨運經營者提供了明確的法律定位和行為規范,加強了對網絡貨運行業的監管,促進了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同時,《規范》的實施對于網絡平臺經營者深度參與運營,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和技術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月1日,安徽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特約專家沈凱在接受《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


1724122374546254.png


兩大條款需要重點關注


相較于現行的《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規范》中安全生產的相關內容要求平臺督促實際承運人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對其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并制定出行車事故率考核指標。


沈凱舉例表示,2023年6月23日衢州市應急管理局正式公布的《351國道浙江龍游段“6·23”較大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中肇事車輛貨物的承運方為國內網絡貨運企業,因無危險化學品承運資質,貨物運輸全程監管不嚴,承運貨物履行查驗制度不到位等問題,由龍游交通運輸部門依法處理,公司安全主管被采取強制措施。


“出現類似事件就是網絡平臺沒有嚴格壓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范》中對于安全生產的要求的出臺是及時的、有效的。”沈凱說道。


“貨物安全一直是貨運行業永遠不可回避的焦點。物泊科技作為專注于黑色大宗行業的網絡貨運企業,也在新規范發布后第一時間根據各項要求完善了平臺的線上線下服務體系。”8月9日,物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居懿熙在接受《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運輸過程實時監控方面,物泊科技投入了大量成本研發了V90在途貨倉監測系統,通過邊緣計算實時監控貨物安全,防止人員惡意偷貨和換貨。該產品累計裝車近10000臺,逐漸成為平臺運力質量的一大評判標準。


此外,《規范》中出臺了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包括車輛資質合規率、駕駛員資質合規率、超載率、違規轉包率等。


“通過建立統一、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可以更加客觀、全面地評估網絡貨運經營者的服務能力,有助于減少信息不對稱,提升整個行業的透明度和規范性。這不僅能夠保護貨主和司機的合法權益,還能促進市場公平競爭,遏制不良競爭行為。而評價指標體系能夠作為市場準入的參考依據,對不符合標準的企業進行限制或淘汰,從而推動行業內部的優勝劣汰。這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讓更具實力、服務更優的企業獲得更多市場機會,進一步提升整個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沈凱表示。


“《規范》每個細節方面做的約束或者是修訂都非常準確,公司對照整個規范,在平臺運營、平臺技術、平臺安全上都下了一些功夫,修煉‘內功’”。 8月8日,德鄰陸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麗莉在接受《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


具體而言:一是在平臺運營上,公司在管理制度上做了更加精細的修訂。以平臺的托運人信息為例,原先可能只有托運人的公司名稱,但按照《規范》,現在不光登記托運人的公司名稱,還加上了包括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聯系人姓名、聯系方式、通訊地址等信息。


二是平臺技術方面,公司增加一些先進的新技術應用來監控運輸的各個環節,增加透明度和可控度。


三是平臺安全方面,在數據安全上和網絡安全上,也加大了管控力度。


合規發展任重道遠


自2013年以來,國家交通部等部門相繼出臺多個政策,規范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維護道路貨物運輸市場秩序。


“《規范》的實施是國家對于網絡貨運行業的認可,是對這個行業如何相應國家號召,通過發揮新質生產力來降低國家整體物流費用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這是對這一行業未來在國民經濟中如何發揮更大作用提供了指導。”居懿熙表示。


沈凱同樣分析表示,此次《規范》的實施:


一是將規范市場秩序。通過明確網絡貨運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和行為規范,有助于規范市場秩序,減少不正當競爭行為,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二是將提高服務質量。《規范》要求網絡貨運平臺建立健全交易規則和服務協議,明確各方權益,建立服務評價體系,有助于提升服務質量,增強托運人和實際承運人的滿意度。


三是保障運輸安全。通過規定網絡貨運經營者必須對實際承運車輛及駕駛員資質進行審查,以及遵守裝載要求,不得超載、超限運輸,有助于提高運輸過程的安全性。


四是促進技術應用。《規范》鼓勵網絡貨運經營者利用大數據、云計算、衛星定位、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合資源,推動物流行業的技術革新和運輸組織模式的優化。


五是加強監督管理。《規范》明確了網絡貨運運行監測數據統計口徑,加強了對網絡貨運經營者的監督管理,提高了行業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然而《規范》的實施,目前來看還有必須要克服的難點問題。


沈凱表示,一是安全生產與風險防控難度大。《規范》強調網絡貨運經營者需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運輸全程的監控和風險預警。然而,由于貨物運輸涉及多個環節和主體,安全生產與風險防控的難度較大,尤其是對運輸過程中的異常情況識別和處置。


二是技術支撐不足。《規范》對網絡平臺的功能和服務流程提出了具體要求,如信息登記、交易派單、運費結算等。然而,部分網絡貨運平臺可能因技術支撐不足而難以滿足這些要求,影響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


針對以上難點問題,沈凱建議,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風險管理機制,明確各崗位的安全職責。加強運輸全程的監控和預警,利用物聯網、GPS等技術手段實時掌握車輛和貨物的狀態。同時,制定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二是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引進和培養技術人才。優化網絡平臺的功能和服務流程,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同時,加強與行業內的技術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動網絡貨運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