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山推股份與中通智運聯合打造的智能集約物流園在山東濟寧高新區正式開倉。
此次合作標志著中通智運在工業供應鏈服務領域的創新突破——通過數字化系統深度集成、智能倉儲模式重構、全鏈路效率優化,為山推股份打造了一套“零時差響應、零誤差協同”的智能物流解決方案。
從“鏈主”需求到智慧物流
作為山東省工程機械行業“鏈主企業”,山推股份近年來持續推進智能制造升級,但其傳統物流體系面臨三大痛點:物料管理分散導致庫存積壓、生產與配送協同效率不足、成本管控缺乏動態優化。
2023年,山推股份啟動供應鏈改革計劃,中通智運憑借在汽車、光伏等領域的成熟服務案例脫穎而出,其核心優勢在于:自主研發的WMS(倉儲管理系統)、TMS(運輸管理系統)可與山推ERP(企業管理系統)、MES(制造執行系統)無縫對接,并通過數據中臺技術實現供應鏈全鏈路可視化。
雙方于2024年初達成戰略合作,目標直指“物流與生產系統的一體化融合”。
全流程整合 可視化管控
“中通改變了山推股份以往采用的由不同供應商分散配貨,企業自主庫管的模式,形成了從入倉物流到出倉物流的全流程覆蓋,且能夠有效整合車輛資源,實現從信息到實物的高度集中。”中通智運山推項目經理劉建說。
為滿足山推股份對質量和時效的高標準要求,中通智運制定了一整套從原材料收貨到成品發貨的指導書,并借助車載GPS、北斗系統等,形成了一套可視化的物流追蹤管理。
“這表明了我們對過程管控的精益求精,收貨時我們會要求對標簽、到貨單據、包裝狀態等一一比對確認,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上報。只有將山推全天轉運的零部件全部跟蹤完畢,我們才會安心下班。”劉建表示。
生產線上的“智慧血液”
在物流園中央控制室,電子屏上跳動著實時數據流。劉建演示了系統深度集成的奧秘:當山推ERP(企業管理系統)、MES(制造執行系統)下達生產指令后,WMS(倉儲管理系統)自動觸發物料需求計算,5分鐘內生成揀貨任務;TMS(運輸管理系統)則根據市內交通狀況動態規劃路徑,將轉運時間壓縮40%。
中通智運還通過“一物一碼”技術實現“物動單隨”的零差錯管理。“你看每個零部件都帶有專屬RFID標簽,掃碼槍劃過瞬間,物料信息便會同步至生產系統。”劉建說。
在集約倉庫的精細化管理方面,中通智運為山推定制開發了全倉聯動亮燈揀選系統——系統與WMS無縫對接,當訂單生成時,貨架對應儲位的LED指示燈(紅/綠雙色)自動亮起,顯示揀選數量(液晶屏同步推送SKU編碼),揀貨員通過手持終端掃描確認,單次揀選耗時由5分鐘壓縮至1.2分鐘,效率提升58%。
例如,針對液壓閥體等高精度配件,系統增設防錯校驗模塊:若揀選物料與訂單不符,指示燈立即轉為紅色閃爍并觸發蜂鳴警報,錯誤率從0.8%降至0.05%以下,準時交付率達99.7%。
中通智運還為山推股份的短途轉運環節引入了5輛無人車,通過中通智駕平臺規劃最優路徑,單程6公里運輸耗時18分鐘,較傳統車輛效率提升25%。車輛還配備防震貨架與溫濕度傳感器,確保精密部件運輸安全。
以山推項目為樣板,中通智運計劃向全國工程機械、重型裝備領域推廣智能物流解決方案。“我們會繼續與山推在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方面共同探索,同時我們期待與更多制造企業攜手,共創智慧物流新生態,共同降低社會物流成本。”中通智運執行總裁何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