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1日,新修訂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新辦法明確要求快遞企業未經用戶同意不得代為確認收貨、不得擅自將快件投遞到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末端設施。
如今,“快遞新規”實施已滿一年,卻仍有不少消費者向澎湃新聞反映,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縣的多個鄉鎮,消費者在中通、韻達、圓通、申通和極兔快遞站點取件時被強制收取三元“跑腿費”,此現象已持續多年。
鄉鎮快遞二次收費為何屢禁不止?這其中究竟暗藏什么貓膩?為此,澎湃新聞進行了暗訪調查。
元江縣一消費者出示取件累計被“二次收費”的轉賬截圖
鄉鎮站點強制收取3元“跑腿費”
今年2月中旬,一位網名為“思想家”的男子在社交平臺上公開舉報稱,云南省玉溪市元江縣多個鄉鎮快遞站點存在“二次收費”現象,用戶在取件時,每件快遞均被強制加收3元費用。
“我在曼來鎮取了三個包裹,一個中通、兩個極兔,總共收了我9元;在甘莊街道有一個圓通的包裹,收了我3元;羊街鄉圓通收了我3元;那諾鄉,有一個韻達,收了我1.5元。”上述網友告訴澎湃新聞,為了摸清當地快遞服務中存在的“二次收費”現象,他填寫多個不同鄉鎮的地址進行網購實測。
起初,該網友向當地相關部門舉報了這一情況,但部門回復稱,他提供的截圖、視頻僅屬于線索,不屬于證據。此事被發布至網上后引發廣泛關注,他走紅成為“快遞判官”,獲得不少網友的支持,有人通過私信向他提供線索,希望他能繼續發聲揭露問題;也有人向他咨詢,如何投訴取件“二次收費”。
面對如潮水般洶涌而至的質疑,鄉鎮站點辯稱他們收取的是“第三方跑腿”的交通費,即替村民到元江縣城網點取回快遞暫放,所以要加收“跑腿費”。但該網友并不認可這種解釋,他拍攝的視頻顯示,站點可以寄收快遞,現場出庫入庫機器、快遞單打印機、聯網電腦、快遞稱重設備一應俱全,“是否有備案不得而知”。
據快遞業內人士介紹,在快遞行業頭部企業中,以"三通一達"(中通、圓通、申通、韻達)和極兔為代表的加盟制快遞企業,通常采用三級網絡架構體系,省會城市及重點城市由總部直屬運營,承擔區域樞紐功能;縣級網點通過加盟方式取得省級公司的區域特許經營權,負責縣域快件集散、鄉鎮網絡覆蓋及末端服務質量管控,并將轄區按經濟活躍度劃分為多個服務網格;最后,鄉鎮或街道站點再向縣級網點進行承包。
多個鄉鎮快遞站點已停止寄收業務
澎湃新聞在元江縣實地走訪時發現,受前述取件“二次收費”事件影響,目前,當地多個鄉鎮快遞站點已停止寄收業務,且 “三通一達”已不將鄉鎮列入快遞派送范圍內,只有京東、順豐、郵政的快遞仍在運營。此外,還有部分站點貼出了“取件不收費”的告示。
“現在我們停發了,既不能收件也無法派送,顧客只能前往元江縣里自行取快遞。”一鄉鎮快遞站點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訴苦稱,該鄉鎮的“三通一達”快遞業務已陷入停滯狀態,這一變故源于先前向用戶加收的三元“跑腿費”,“快遞公司又不給錢,我們不收咋個生活?”
據這名負責人介紹,站點現場已不能打印寄件單,不過可以幫忙將物品帶到縣城進行寄送,收到面單后微信轉賬付款。每年從這里發出去的快遞數不勝數,僅水果上市一個季節,快遞量就有上萬件。至于快遞何時能夠恢復,就連該快遞企業的元江公司也不清楚具體情況,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等待。
另外,多家站點的工作人員亦表示,快遞停發后,對于網購的消費者而言,確實帶來諸多不便,期盼上級主管部門能夠盡早作出決策。
甘莊街道郵政支局工作人員透露,網友舉報鄉鎮快遞站點“二次收費”后,“三通一達一兔”均停止了在當地的派發件業務,這也間接導致郵政快遞業務量暴增。“以往每日的快遞派件量約為一百件,而今已飆升至六七百件,工作量顯著增長。”
部分站點貼出“取件不收費”的告示
投訴者會被聯合標記列入“黑名單”
當地一名不愿具名的快遞行業人士告訴澎湃新聞,元江縣曼來鎮、因遠、甘莊街道3個大鄉鎮此前都在派送范圍,但消費者取件時仍被站點強制收取“跑腿費”,這一現象由來已久。用戶只要投訴其中一家,就會遭其他五家站點聯合標記列入“黑名單”,自此在該區域便無法接收任何快遞,要么自己去縣城取,要么選擇退回,“大家一起發財,肯定要聯合起來弄他(消費者)。”
當地多名受訪者向澎湃新聞證實了上述快遞行業人士的說法,投訴鄉鎮站點“二次收費”的消費者,其快遞的確會被滯留在元江縣。
如投訴者張鵬表示,自他此前投訴過之后,自己的包裹便再未送達鄉鎮,而不得不驅車十余公里前往縣城自行領取。
“僅僅購買了幾元錢的東西,原本已經包郵,竟還需額外支付三元費用,誰能忍受?”談及自己的投訴經歷,投訴者田瀾表示苦不堪言。她接到站點工作人員的來電,對方勸誡她今后勿再發起投訴,并承諾對她個人的快遞,只需報出姓名即可免費領取,然而對于其他用戶,費用依舊照收不誤。
前述快遞行業人士透露,鄉鎮站點對于“二次收費”這一違法行為心知肚明,甚至,為了能更好地收錢和規避處罰,會主動撤銷資質或備案,因為它帶來的收益頗為可觀,一個站點一年下來即可輕輕松松賺30萬元,但還要與元江的公司共享此“成果”。鄉鎮站點每月除了要向縣網點返錢外,還要交包倉費、管理費等。同時,網點也會給站點下達一定的任務量,完不成考核會被罰款。
“當鄉鎮站點擁有生財之道后,每一個快件原有的派費就被元江公司吃了。”快遞行業人士說,每月總會接到四五起用戶投訴,其中尤以逢年過節期間最為頻繁,這些投訴大多來自返鄉的大學生。相比之下,本地村民對此類情況早已司空見慣,因此投訴相對較少。
上述快遞行業人士稱,每當郵政管理局嚴打之時,站點總能事先收到消息,并迅速采取行動以規避檢查,做到“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此時,站點就不能繼續再收跑腿費,公司便會結算派費,一個月風聲過后又卷土重來。
有觀點認為,元江縣農村末端網點“二次收費”系經營困難所致,這名快遞行業人士解釋稱,很多年前確實如此,鄉鎮快遞量較小。如今,各類快遞從昆明運至元江縣城的網點,經分揀后再分發至各鄉鎮的驛站或承包區,每個站點一天的快遞量約400件。例如甘莊街道與曼來鎮,僅需驅車十多公里即可抵達,往返的油費與過路費總計也不過三十余元。該區域四季水果不斷,其發貨量不容小覷,一個鄉鎮站點一年的發件量便可達兩三萬件之多。“鑒于如此龐大的體量,派費足以支撐其日常運營,所謂的經營困難,不過是為二次收費行為所尋找的托詞罷了。”
前述快遞行業人士還說,甘莊街道距縣城較近,是人口最多的鄉鎮,水果上市主要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加之高鐵站、海關、物流樞紐均設在此地,一個站點每月可攬收一萬多件快遞,“二次收費”和寄件利潤各占一半,“寄件優勢并非全年持續,而是主要集中在水果上市的6月至9月這四個月間。至于取件收費3元,則是全年適用的,意味著這一費用全年均可收取。”
元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各鄉鎮網點屬于快遞末端網點
二次收費亂象在其他縣也存在,已有解決辦法
今年1月,元江縣中通、申通、極兔、圓通等多家快遞物流公司,因快遞末端服務違規問題被玉溪市郵政管理局約談,約談的主要內容為按規定公示、公布服務地域;未經用戶同意,不得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禁止快遞末端服務違規收費。
2月份,元江中通屢次被玉溪市郵政管理局罰款,因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未按規定公示、公布服務地域,不按照公示、公布的服務地域投遞快件。
針對快遞末端網點違規收費問題,云南一州市郵政管理局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在所有與郵政快遞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并未對“違規收費”的具體定義加以明確,也未詳細闡述如何進行處罰等。目前,國家和地方政府要求杜絕末端違規收費行為,在實際工作中,各地理解不一樣,也會出現不同的處罰情況,基層執法部門也很難辦。
澎湃新聞檢索發現,去年10月,南華縣韻達快遞一網點因“二次收費”就被主管部門以“虛構快遞服務費金額信息”罰款3萬元,并責令停止收取取件費。
元江縣多家快遞公司被玉溪市郵政管理局處罰
“問題雖顯現于末端,實則其根源深植于前端。若根源未得解決,問題便難以從根本上杜絕。”上述郵政管理局人士認為,若能在前端實施分級分批次的收費體系,用戶在網購時便能靈活選擇快遞服務,無論是將商品配送至城區網點自提、使用快遞柜自助取件,還是享受送貨上門服務,均可在初期即明確費用并完成支付。面對電商行業的激烈競爭,部分電商平臺為追求薄利多銷,不斷壓縮給予快遞公司的郵費支出,而快遞公司為了維持生存并爭奪市場份額,則不惜采取無底線的降價策略,最終擾亂了整個市場環境的秩序。
這名郵政管理局人士表示,僅憑罰款手段,即便將一家違規快遞公司罰至倒閉,他們也可能轉而選擇成立另一家快遞公司,問題便又死灰復燃了。因此,主管部門一直在尋求標本兼治的辦法。
鄉鎮部分末端網點取件二次違規收費的現象,近年來曾引起多名政協委員的注意并提交了相應的提案。
去年8月,云南元謀縣交通運輸局在答復政協委員的提案中稱,導致鄉鎮部分末端網點出現取件二次違規收費的現象原因有三:各快遞品牌企業為提高市場占有率惡意相互競爭,推出購買商品免郵、包郵費、低價的經營模式,導致前端壓低郵費,末端派費過低;為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解決群眾取快遞難的問題,要求快遞品牌企業開通設置鄉鎮快遞末端網點,但鄉鎮末端網點派費用較低;快遞品牌企業未給末端服務網點派費,存在倒賣快遞的違法行為。
上述答復還提及,2023年5月至2024年8月,該局對申通、圓通、韻達、中通、極兔快遞末端服務站點存在取件進行二次收費的違規行為進行了處罰。“強制執法后,采取斷網處罰,卻導致快遞無法送達鄉鎮進行投遞,群眾將到縣城自取快遞,增加群眾時間和成本,給群眾帶來不便。”
“自開展末端違規收費專項整治以來,部分快遞企業總部只傳達禁止違規收費要求,未真正壓實主體管控責任,未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末端經營,甚至降低末端派費,增加網點生存壓力。”楚雄州郵政管理局將違規收費產生原因概括為“違法行為在末端,產生源頭在前端,主體責任在總部”。
元謀縣已探索出值得借鑒和推廣的經驗,由當地政府牽頭,以村委會為依托,利用農村農商服務站、小商超、便利店等現有場所作為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通過公共交通或村委會往返車輛代運村級郵件,逐步實現“一村一站”郵政快遞發展目標。值得一提的是,當地還整合縣、鄉、村、組現有資源,建設投入使用“紅色快遞驛站”,統一進入站點實施集中投遞,不僅從源頭上杜絕鄉鎮末端網點投遞二次收費的違規行為,還能解決農特產品銷售難等問題。
澎湃回聲
云南官方回應鄉鎮取件強收“跑腿費”:
派出工作組實地督導
3月15日,針對澎湃新聞暗訪報道,云南省郵政管理局回應稱高度重視,已派出工作組實地督導。玉溪市郵政管理局依法依規開展工作,并對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同時,全省部署開展突出問題集中整治。
據云南省郵政管理局介紹,元江多個鄉鎮的快遞站點取件“二次收費”已涉嫌違反郵政法律法規的情形: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按照公示、公布的服務地域投遞快件的,涉嫌違反《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虛構快遞服務金額信息的,涉嫌違反《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第五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未經用戶同意代為確認收到快件或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的,涉嫌違反《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
元江縣快遞服務有關問題出現后,云南省郵政管理局高度重視,派出工作組實地督導。玉溪市郵政管理局依法依規開展工作,并將對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為進一步推動全省農村快遞服務質量提升,該管理局專題研究,部署開展突出問題集中整治。與此同時,堅持疏堵結合,持續推動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引導企業通過客貨郵融合發展以及郵快合作、快快合作、快商合作等方式整合資源、降本增效,加快推進快遞進村。
“二次收費問題”為何屢禁不止?云南省郵政管理局解釋稱,云南地處西南邊陲,山高路遠,地形復雜,農村地區交通不便,運輸投遞成本高。農村快遞末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服務網絡不健全,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有的快遞企業依法經營意識不強,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時有發生。
針對農村快遞末端服務質量突出問題,云南省郵政管理部門持續加大監管力度,保持高壓態勢,近兩年累計辦理服務質量類行政處罰案件221件,較好發揮震懾作用,2024年服務質量投訴同比下降52.62%。
云南省郵政管理局還指出,在具體工作推進中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實踐難題,比如農村快遞企業小、散、弱,投入能力不足,僅依靠市場調節機制推進快遞進村難度大;農村末端派費低與物流成本高的矛盾比較突出;郵政監管力量嚴重不足,機構只設到州(市)一級,縣級沒有機構。
元江縣多個鄉鎮快遞站點因“二次收費”問題被曝光后,“三通一達”已暫停收寄服務,給當地消費者帶來諸多不便。對此,云南省郵政管理局表示,已關注到該問題,正對元江縣快遞服務網絡進行系統優化,“目前,郵政管理部門正在督促指導企業完善服務網絡,提升服務能力,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云南省郵政管理局通過澎湃新聞提醒廣大消費者,若消費者正在遭遇取件“二次收費”或其他快遞問題,可通過以下途徑投訴反映:
1、撥打快遞企業公布的投訴電話;
2、撥打郵政業申訴熱線12305或通過郵政業申訴服務平臺(國家郵政局申訴網站 https://sswz.spb.gov.cn/)進行申訴;
3、撥打政務服務便民熱線12345或通過12345網上投訴平臺投訴;
4、涉及價格違法行為的,撥打12315熱線或通過全國12315平臺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