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五點半,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陸續(xù)下班。在四川省達州市多個小區(qū)內(nèi)的韻達智能快遞柜前,不少市民正熟練地輸入取件碼,領取著屬于自己的包裹。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達州地區(qū)上演。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韻達四川達州網(wǎng)點負責人張大云十年如一日,始終緊貼城市發(fā)展的脈搏,緊隨用戶需求的變化,一次次主動求變,一次次果斷投入,用160多家末端門店編織了服務的廣度,用150余組智能快遞柜拓展了服務的靈活性,用5000平方米的自動化分揀場地提升了服務的效率和精度。
開放共享鋪設門店驛站重塑末端格局
故事的指針撥回到2011年,線上購物剛剛嶄露頭角。但張大云,這位骨子里透著巴蜀人特有堅韌與敏銳的漢子,卻已洞察到時代浪潮的方向。“就是覺得,這行有搞頭,是未來的大趨勢!”談及當初毅然加盟韻達,張大云的眼神里沒有絲毫猶豫,只有對未來的篤定。
2017年,快遞業(yè)的“黃金時代”加速到來。達州地區(qū)的包裹量如同被按下了快進鍵,數(shù)字一路飆升。業(yè)務量的飆升,也給一線快遞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派送壓力。市民們也盼著,能有個更方便、更省心的收件方式。
張大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當時正好擔任達州市快遞行業(yè)協(xié)會的會長,總覺得得帶頭做點啥。他琢磨:“能不能建個地方,把各家的快遞都收攏到一起,讓大家取件方便,也給小哥們減減負?”
那時候,各家快遞公司系統(tǒng)是“各管一攤”,想整合?難!張大云腦子活,四處考察學習,最終決定在達州推廣末端公共服務站點模式。他通過第三方系統(tǒng),把不同公司的包裹,都納入一個統(tǒng)一的掃描、出入庫流程。
方向定了,就全力推進!張大云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2017年8月,達州首批真正意義上的末端公共服務門店——“快遞匯”正式掛牌成立。這不僅僅是一個名字,它代表著一種全新的服務模式,一種開放共享的姿態(tài)。
張大云深知,末端是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更是贏得用戶口碑的“決勝場”。為此,從2017年到2019年,兩年半時間,張大云用自建、加盟、合作等各種方式,投入超過200萬元,硬是在達州的城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鋪設了超過160家末端門店。
與時俱進智能柜補齊“服務拼圖”
時代在發(fā)展,需求在迭代。當時間步入2021年,消費者新的服務需求開始涌現(xiàn):有些人住的老小區(qū),地方不大,建個門店不劃算;上班族早出晚歸,老是和快遞員“完美錯過”;還有人覺得,下樓取個快遞,還得等店員操作,要是能自己搞定就好了……
“用戶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張大云再次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些變化。他意識到,單一的門店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需要更靈活、更智能的補充。
這一次,他的目光投向了“智能快遞柜”。
“占地小,哪里需要就能安在哪里;24小時服務,風雨無阻,隨時能取;還能自己操作,掃碼開箱,幾秒鐘搞定。正好能補上門店服務時間和空間上的‘空檔’。”張大云介紹說,網(wǎng)點隨即成立了智能快遞柜項目組。
從2021年開始啟動,到2024年初,張大云前后投入300萬元,150余組嶄新的韻達智能快遞柜,在達州主城區(qū)、鄉(xiāng)鎮(zhèn)拔地而起。無論是煙火氣十足的居民社區(qū),還是拔地而起的新建小區(qū),抑或是人流十足的商業(yè)寫字樓,只要有需求的地方,就有韻達智能快遞柜。
“以前總擔心快遞來了我不在家,現(xiàn)在好了,直接放家門口智能快遞柜子里,下班回家順路就取了,太省心了!” 在達州市中心寫字樓上班的李小姐,對此贊不絕口。這種“我的時間我做主”的取件體驗,迅速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張大云還積極探索智能快遞柜的多元價值,比如增加臨時寄存功能、嘗試廣告合作等,讓這些智能終端變得更加“多才多藝”。他還計劃著,在2025年,將部分條件成熟的鄉(xiāng)鎮(zhèn)門店,逐步升級為室內(nèi)快遞柜組的模式,用更低的運營成本,提供同樣便捷的服務。
硬核支撐自動化奏響“效率樂章”
如果說便捷的末端門店和智能快遞柜是韻達達州網(wǎng)點服務網(wǎng)絡的“毛細血管”,那么,支撐這一切高效運轉的,則是后臺那顆強勁的“心臟”——智能化分揀中心。
早在2022年,當末端門店和智能快遞柜網(wǎng)絡初具規(guī)模,包裹處理量激增時,張大云就已預見到后臺處理能力的瓶頸。他再次大手筆投入260萬元,對網(wǎng)點分揀場地和設備進行了智能化升級改造。
目前,達州網(wǎng)點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現(xiàn)代化操作中心,擁有205個格口,日均處理能力輕松超過10萬件。無論是送往快遞柜、門店驛站,還是直分到快遞員派送的包裹,分揀準確率高達99%!
“現(xiàn)在有了這套自動分揀線,速度快了好幾倍,準確率也高,我們工作輕松多了,出錯也少了,包裹能更快地送到消費者手上。”一位在韻達達州網(wǎng)點工作多年的老員工表示。
這不僅僅是技術的升級,更是對效率的極致追求。自動化大大壓縮了包裹在中轉環(huán)節(jié)的停留時間,為前端派送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窗口,確保了從“主動脈”到“毛細血管”的暢通無阻,讓整個服務網(wǎng)絡運轉得更快、更穩(wěn)、更準。
“服務是永遠做不完的功課。”談及未來,張大云的眼神里依舊充滿著探索的光芒。他說,2025年,網(wǎng)點將緊跟政策導向,看看能不能讓無人配送車在達州的路上跑起來。他還計劃試點“社區(qū)無人驛站”, 讓服務進一步下沉,讓“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100米”的服務,更加智能化、無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