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順豐又投資又給項目,凱樂士3年虧6.3億沖刺上市

來源:億豹網 2025-07-04 17:45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繼極智嘉后,又有一家物流機器人公司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值得注意的是,順豐是這家公司的股東與客戶之一。


1751619477534117.png


浙江凱樂士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樂士),這家成立僅十年的企業,憑借覆蓋存取、分揀、搬運三大場景的機器人矩陣,坐上中國智能物流機器人行業前五交椅。


在紅海的競爭之下,亮眼的市場份額背后,三年累計6.3億元虧損、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15.8%毛利率等矛盾,也為這場資本盛宴增添了變數。其在招股書中坦言,公司所處行業競爭激烈,發展迅速,若不能保持競爭力,可能會對公司業務造成重大損害。


順豐系持股超14%


億豹網了解到,凱樂士科技主要產品為智能場內物流機器人,圍繞多向穿梭車機器人(MSR)、自主移動機器人(AMR)以及輸送分揀機器人(CSR)三大核心產品線,提供全系列機器人產品。


其機器人產品組合覆蓋存取、分揀與搬運三大場內物流核心功能,可滿足不同高度、負載的全場景需求。公司強調其技術壁壘,稱其為“全球少數掌握全棧機器人技術并實現核心功能全覆蓋的企業之一”。


凱樂士科技收入主要來自銷售機器人及系統,2024年,該業務實現收入7.03億元,占總收入的97.4%;售后服務及其他業務收入為1866.5萬元,占總收入的2.6%。


2024年,銷售機器人及系統業務的毛利率為14.4%,售后服務及其他業務毛利率為64.5%,凱樂士科技整體毛利率為15.8%。公司主要客戶來自汽車、新能源、3C電子產品、醫藥、電商及零售等行業。


1751619457785427.png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凱樂士科技收入分別為6.57億元、5.51億元及7.21億元;凈虧損分別為2.10億元、2.42億元、1.78億元;經調整后凈虧損分別為1.17億元、1.23億元及5045.1萬元。


凱樂士科技創始人、董事會主席谷春光,具備醫藥流通行業背景,曾擔任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2014年,谷春光創立無錫凱樂士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浙江凱樂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成為無錫凱樂士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


2017年,順豐控股通過旗下蘇州匯道并購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受讓老股的形式成為浙江凱樂士科技有限公司股東。在2018年的C輪融資中,順豐控股全資孫公司順豐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浙江凱樂士科技有限公司股東。


招股書顯示,IPO前,谷春光連同一致行動人士控制公司40.3%股權。截至6月16日,蘇州匯道、順豐科技分別持有凱樂士科技5.64%、8.46%股權,順豐系累計持股14.1%,成為最大的機構股東。此外,中金基金通過啟江持股6.22%,通過啟鷺持股為3.93%,中金基金一共持股10.15%。


億豹網發現,值得一提的是,順豐既是其股東也是客戶。凱樂士科技曾為順豐提供智能物流機器人解決方案,主要包括系統開發、核心自動化硬件供應以及現場安裝集成。隨后,兩者簽署售后服務協議,涵蓋所部署系統的保養、備件供應、維修服務以及技術升級和改造。


紅海中的技術與資本局


整體來看,凱樂士的崛起得益于兩大行業紅利。一是市場需求爆發。全球物流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24年價值52億美元,預計將以復合年增長率從2026年到2033年15.5%,到達到2033年,192億美元。


據統計,中國自動分揀機器人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10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8.2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6.28%。


二是政策強力驅動,中國推進“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戰略。自動分揀技術將持續賦能物流行業智能化升級,為構建高效、智能的現代物流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1751619418255717.png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凱樂士科技累計服務客戶達779家,業務版圖覆蓋28個行業,累計承接項目超1500個,待交付合同總金額高達21億元人民幣。


根據招股書,凱樂士科技此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推進公司核心機器人產品線,底層技術研發和軟件能力開發,產能擴張和制造能力提升,執行公司全球市場擴張戰略等。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凱樂士的持續虧損揭示了智能物流機器人領域的共性挑戰:高研發投入、項目定制化成本及市場競爭白熱化。盡管其定位高端市場且技術實力獲多份行業報告背書,但盈利路徑尚未清晰驗證。


招股書顯示,凱樂士科技試圖通過擴大收入規模、提高毛利率和提升營運杠桿實現扭虧為盈。公司不斷節約開支,2022年—2024年,期間費用分別為2.3億元、2.27億元和1.64億元,額度逐步縮小。


億豹網發現,智能機器人領域技術迭代很快,市場涌現同類產品的窗口期不斷縮短,這種市場環境令業內玩家不敢放松警惕。


比如綜合方案商如新松機器人、垂直領域專精廠商如極智嘉,還有不少跨界巨頭同步擠壓份額。其在招股書中表示,若不能保持競爭力可能會對公司業務造成重大損害。


隨著順豐、招商局等產業資本押注,若能在技術瓶頸方面取得突破,借助準港股“物流機器人第一股”的光環,凱樂士科技在出海的市場上仍大有可為。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