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聯社報道,阿里巴巴最近向韓國政府提交了一份商業計劃,計劃未來 3 年在韓國投資 11 億美元(億豹網備注:當前約 78.98 億元人民幣)擴大在韓國的業務。
阿里巴巴的商業戰略文件顯示,作為投資計劃的一部分,阿里巴巴擬今年斥資 2 億美元(當前約 14.36 億元人民幣)建設 18 萬平方米的綜合物流中心,這將會是韓國最大的單體設施之一。
此外,阿里巴巴還計劃投入 1 億美元(當前約 7.18 億元人民幣)幫助韓國中小型企業在全球市場銷售產品。
具體來說,阿里計劃在 6 月份建立一個采購中心以發掘優秀的韓國產品,并開辟一個全球銷售渠道,作為出口平臺。
除了速賣通之外,阿里巴巴還計劃在旗下的多個電子商務平臺上銷售韓國產品,例如東南亞的“Lazada”和西班牙語市場的“Miravia”,其目標是在三年內支持 5 萬家韓國中小企業實現全球出口。
其他方面,阿里巴巴還將投資 1000 億韓元(當前約 5.47 億元人民幣)用于保護消費者權益,例如開設擁有 300 名專業咨詢師的客戶服務中心,從而積極應對消費者的投訴。
對于用戶購買的產品,阿里巴巴計劃提供“購買后 90 天內無條件 100% 退款”的服務,也就是說如果阿里認定用戶直接購買的產品疑似假冒偽劣產品,將直接全額退款。此外,阿里還計劃投資 100 億韓元(當前約 5470 萬元人民幣)用于過濾平臺上涉嫌假冒的產品并保護韓國品牌的知識產權。
阿里巴巴預計這項投資將在三年內創造 3000 個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
關于個人信息保護和隱私保護方面,阿里巴巴解釋說:它已經在韓國建立了獨立數據中心,用于管理韓國用戶的個人信息,并按照韓國法律規定進行處理。
阿里巴巴相關人士回應稱:“目前還不能透露具體計劃,但我們會繼續擴大在韓投資。從長遠來看,我們將與當地賣家合作,保護消費者并幫助中小企業進入全球市場?!?/p>
根據政府數據,在韓國的阿里全球速賣通用戶數量從2022年的336萬增加到今年2月的718萬,增長了一倍多。
目前,韓國監管機構正加大對部分中國線上購物平臺的監管力度。
近日,韓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在調查全球速賣通和拼多多旗下Temu等海外電子商務平臺對消費者數據的處理情況。
本月早些時候,韓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對全球速賣通進行了現場檢查,懷疑該電子商務平臺違反了消費者保護義務。
去年,韓國消費者聯盟(Consumers Union of Korea)收到的針對全球速賣通的投訴數量大幅增加,從前年的93起增至465起。這些投訴涉及送貨錯誤、取消訂單以及缺乏送貨信息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