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卸完煤制油直接又裝食用油 罐車“混運”亂象的根源何在?

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 2024-07-04 14:02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7月2日,據新京報報道,一些不法企業在剛卸完化工類的煤制油后,不經過清洗處理,直接將油罐車,用于裝載人們日常食用的食用油。


據報道,這是新京報記者長期追蹤調查后發現的一個現象:國內許多普貨罐車運輸的液體并不固定,既承接糖漿、大豆油等可食用液體,也運送煤制油等化工類液體。食品類液體和化工液體運輸混用且不清洗,已成為罐車運輸行業里公開的秘密。


5月21日上午10點,一輛罐車駛入河北燕郊一家糧油公司。一個小時后,該車滿載著三十多噸大豆油駛出了廠區。鮮為人知的是,這輛滿載食用大豆油的罐車,三天前剛將一車煤制油從寧夏運到河北秦皇島,卸完后并未清洗儲存罐,就直接來裝上食用大豆油繼續運輸。


那么,如此混裝會有什么危害呢?據介紹,煤制油,是一種由煤炭加工而來的化工液體,如液蠟、白油等。“混用又不清洗,殘留物勢必會對食用油造成一定的污染,運輸食用油應該專車專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煤制油主要是碳氫化合物,其中含有的不飽和烴、芳香族烴、硫化物等成分會影響人體健康。


朱毅認為,如果運輸食用油的罐車還去運輸其他化工液體,其風險更是難以預料,“如果毒性大的化工液體殘留在里面,直接接觸或者吸入都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比如說有機溶劑、酸、堿、重金屬等等,有可能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都會造成損傷。”


既然如此,為什么混裝就沒有人管理呢?根據《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規范》,其中提到運輸散裝食用植物油應使用專用車輛。


1720073188888431.png

罐車被重新貼上“食用油”字樣(圖源:新京報)


運輸車輛為了利益驅使,往往置規定于不顧。為了不空車返程,就在卸貨地再裝其他物品運輸。為了節省成本,連罐體都不清洗。一名罐車司機透露,由于普貨罐車經常換貨運輸,每次洗罐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而許多罐車在換貨運輸時,選擇能省則省。


不安排洗罐,也是因為有些食用油廠家把關不嚴,通常不會檢查罐體是否干凈。有的廠家一般都不下到罐里去驗,就看看兩個口,司機就把這兩個口擦一下就行。也有的廠家只要看到罐體上有“食用油專用”字樣就行,司機便噴上食用油字樣即可,“現在有清漆劑,涂改很方便。”


按照規定,裝入油脂之前,應認真檢查運輸容器是否為專用容器以及容器是否清潔、干燥。更離譜的是,有的廠家連看一下罐體都懶得看,只需司機上傳幾張照片。“自己拍攝的泄油口、罐口照片,另外罐體有‘食用油’字樣就行。”司機說,使用手機里存儲的照片也能應付過去。


廠家的檢查如此敷衍,流于形式,就讓司機有空可鉆。如此混裝,又不洗罐,司機省事又賺了錢。廠家睜眼閉眼,倒霉的就是消費者。


據介紹,如果卸完煤制油不洗罐的話,通常罐內會殘留幾千克到十幾千克不等的煤制油。除了煤制油,像工業廢水、塑化劑、廢機油、減水劑這樣的非危化品液體,普通貨罐車都可以運輸。即使卸貨時食用油收貨方會取樣檢驗,由于檢驗項目有限,如果食用油中摻入其他雜質,普通的檢驗也檢不出來。


關系到千家萬戶的食用油,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污染了。混裝的罐車,不能成了食用油污染的溫床。事關食品安全的運輸環節,也不能成為燈下黑,成了脫管的環節。那么,該由誰來揭開罐車混裝的蓋子。


司機認為,“食用油廠家仔細驗罐應該最有效果,能解決99%的問題。”但食用油廠家只管發貨就行,這會導致責任心的缺失。如何將廠家的利益與油品質量掛鉤,讓發貨的廠家打起精神履行監管的職責,還需有制度來扎緊監管的籬笆。比如,驗貨環節的抽查項目,應該能準確檢測油品是否被污染,一旦發現被污染,可以向廠家索賠。只有將生產、運輸、存儲等各個環節的利益捆在一起,誰也不能敷衍,才能保證油品的質量不走樣。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