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經因App的某個功能必須充會員使用,接受了App“連續付費”的協議,但是想要取消“自動續費”時又怎么都找不到取消的選項?
近年來,如此麻煩的自動續費,頻頻遭到消費者投訴,“進坑”容易“出坑”難,“自動續費”都有哪些陷阱,來看記者的調查↓↓↓
前不久,溫州市消費者李女士投訴稱,她通過蘋果App Store下載了一款視頻剪輯類軟件,軟件首頁上醒目地標明了“7天免費試用,之后按298每年自動續費”的字樣,她選擇了先試用。但在試用過程中,李女士對試用效果并不滿意,于是決定不再使用,并卸載了這款軟件。但是過了試用期之后,她突然看到自己的賬單上多了一筆開支,發現自己還是被強制收了費,李女士認為,商家行為屬于強買強賣,于是想找商家理論,但根本聯系不到后臺售后客服。于是李女士上網查詢到該商家有關信息,并通過溫州市12345熱線平臺進行了投訴。
消費者 李女士:我覺得這方面確實不合理,應該給我們一個確認,在扣款之前試用期使用是否滿意,要不要續費,再確認一下會更合理。還有試用跟真正使用訂閱,不應該是這種捆綁方式。
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管部門接到李女士的投訴后,第一時間介入調查。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管局南匯市場監管所副所長 卓俠心:因為7天可以免費使用,但7天后直接變成自動續費了,但商家提示消費者的字很小,消費者無法進行辨認或者識別。
執法人員注意到,自動續費的提示信息很不“顯眼”,常常容易被忽略,導致消費者在不充分知情的情況下“被迫”開通了付費會員。而針對這一問題,涉訴商家卻表示,這是因為不同手機系統存在不同的操作要求而導致的。
涉訴商家:安卓系統的訂閱,有一些可以直接在App內關閉,但蘋果用戶必須本人進入設置,在個人賬戶訂閱里面關閉。
部分App自動續費取消訂閱難
按照涉訴商家所說,李女士被自動續費,是因為她沒有在蘋果手機系統個人賬戶下進行“關閉訂閱”的操作,所以被默認為繼續訂閱。針對這一說法,很多消費者都表示不理解。
消費者 范先生:我也經常遇到這個問題,在試用時候提示字體特別小,經常會忽略掉,根本看不清。7天試用期結束之后,就直接把錢從賬戶里劃走了,我感覺也不太合理,至少在劃錢之前給我們一個提示。
不知情被扣費
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
專家指出,自動續費問題的核心在于沒有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消費者在不充分知情的情況下,沒有經過同意就被直接扣除了費用。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 陳音江:這里面最大的問題,第一次授權之后,后面不通知,就一直在扣費,哪怕把App卸載了,完全不使用了,仍然在扣費。即使沒有享受這種服務,實際上也一直在扣費,嚴重導致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財產的安全受到侵犯。
目前,在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的積極調解下,商家給李女士退了款。但是還有更多有類似遭遇的消費者依然在為解決問題而苦惱。
消費者 倪女士:我和我的同事都遇到過,比如首月一元,后面可能99包月,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扣費的,也沒有通知。所以不知不覺,過了好幾個月才反應過來。
根據黑貓消費投訴平臺的數據,僅在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一年內,這一家平臺就接到自動續費投訴70011次,消費者合計損失金額超過兩千萬元(21963639.54元)。
中國消費者協會表示,有關網絡自動續費的消費投訴主要集中在開通付費服務前的侵權問題和服務過程中的權益保障問題兩方面。
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副主任 郭耀宗:主要表現為以低價免費試用等形式誘導消費。還有比如到期未盡到有效提示義務;強制提前續費;還有消費者取消自動續費以后,已付費服務被立即終止;還有自動續費退費難,關閉自動續費以后仍被扣費以及無法聯系人工客服等。
中消協表示,現在網站和App的各種付費會員越來越多,有的首月優惠、次月高價,有的默認勾選、擅自扣款,讓消費者防不勝防。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今年7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經營者采取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方式提供服務的,應當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前和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日期前,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