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們的新一輪血雨腥風開啟。京東外賣近日悄然上線,有消息稱,京東外賣號稱只抽取5%的傭金,而美團準備降低傭金應對。
京東此次布局,并非心血來潮。去年,京東APP全新推出“秒送”頻道,設置了外賣功能入口,咖啡、奶茶、品牌連鎖餐飲等陸續上線。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并非唯一的外賣“攪局者”,抖音等互聯網平臺也紛紛上線相應業務,甚至連傳統飲料巨頭娃哈哈,也宣布啟動“娃哈哈到家計劃”,正式進軍外賣業。巨頭們的新一輪行動,能否撼動美團餓了么的龍頭地位,目前還不好說。
緩解流量焦慮
億豹網發現,“京東外賣”的入口位于京東APP“秒送”欄目下,點擊進入“外賣”,會出現定位地址周邊數百米至5公里左右的餐飲店。
從頁面顯示看到,絕大部分商家的外賣配送服務由“達達秒送”負責,只有少部分顯示商家自送。春節前夕,京東擬以42%溢價收購達達的消息,引發其下一步動作的猜測,果不其然很快便進軍外賣領域。此前,達達集團整合原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以全新品牌形象“京東秒送”對外亮相。
2025年1月,京東APP再度改版升級,彼時把首頁一級入口設置為“首頁”“秒送”“新品”三個主入口,“秒送”就是即時零售,足見京東對該業務的重視。
在外賣價格方面,京東外賣與美團平臺相差不大,同一家面館,在美團上“豌豆雜面+小吃套餐”價格是35.9元,而京東秒送同款為33.9元。而即便在推廣初期,京東外賣也沒有大規模補貼的行動。
目前,美團和餓了么已經占領了主要外賣市場,京東為何還要入局?這一動作的本質,是對即時零售戰略地位的加碼。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1.08億人,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10.29億人,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9.74億人。當用戶數據逼近天花板,意味著電商流量增長正在見頂。
為了緩解流量焦慮,巨頭們深入到用戶需求的每一個觸角。以本地生活服務為核心的即時零售,成為大廠們角逐的新賽道,京東依托自有達達配送團隊,打出“最快9分鐘送到手”的標語,成為京東未來戰略的一塊重要拼圖。
“現在的消費者,不再容忍延遲滿足。地點不再是消費的掣肘,消費者無需計劃,隨買隨用,避免負擔。”京東憑借自建物流優勢,遍布全城的前置倉,130萬達達小哥加持,有望在接下來的競爭中,分食即時零售的蛋糕。
筑造即時零售護城河
“抽傭只有5%、還給騎手上社保”的消息,讓京東外賣賺足眼球,也有不少小哥表示關注。不過對于這些敏感問題,京東暫未公開回應。
有知情人士透露,京東涉及餐飲外賣的業務,傭金水平比美團外賣略低或者持平。而美團也表示,網傳關于美團外賣30%的高傭金率數據不實,美團外賣實際商戶傭金率為6%~8%。
對于外賣行業來說,傭金高低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商家的決策。但對于用戶來說,多一個攪局者入場,打破原有的競爭格局,從而可以享受到相對較低的外賣價格。
京東外賣入局,是否會撼動行業格局?目前來看,京東在發展初期采取了較為低調謹慎的策略,入駐的餐飲商家以品牌連鎖為主,尚未大規模接入中小商家。并且從價格上看,并不具備絕對優勢。外賣看似門檻不高,實際上涉及基礎設施、履約能力、市場競爭等多重因素,多家平臺都曾遭受挫敗。
早年的百度外賣,燒掉幾十億仍未站穩腳跟,最終將業務賣給餓了么;抖音外賣2022年正式布局,經過一系列變化后,原“團購配送”業務向“隨心團”業務遷移,這一調整被視為抖音逐步退出外賣市場。
億豹網認為,美團最大的護城河就是背靠龐大的商家以及騎手,而京東也有意筑起即時零售的護城河。京東外賣顯然不是從零開始,而是長久以來技術、流量、物流累積下來的基礎建設,可謂具有水到渠成的優勢。
對京東來說,外賣不僅是高頻流量入口,更是撬動全品類即時零售的杠桿。不論外賣試水成效如何,電商巨頭們對于本地生活服務的介入不斷加深,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正如美團創始人王興所言,對于業務和競爭,不要期望一家獨大,也不要期望結束戰爭,所有人都要接受競合才是新常態,哪有什么真正的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