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要打造物流領域的“高德”平臺!2月20日,在成都召開的四川省多式聯運發展大會上,四川省多式聯運數智平臺被正式推出。
這個由政府部門牽頭推進,整合全省“鐵公水空郵”資源,融入先進的數字技術的智能平臺,投入不菲,但又明確,為企業提供準公益性服務。
如此動作,意欲何為?
發展多式聯運,劍指現代物流
本次大會主題明確:多式聯運降成本,建圈強鏈育產業。這個產業,指的是現代物流,已被納入四川省“15+N”重點產業鏈。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聯接生產和消費、內貿和外貿。中央多次提出,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本次大會亦一再表達這樣的觀點:現代物流已被賦予了新的定位、新的使命。
去年11月以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和交通運輸部等國家部委相繼印發了《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等文件,提出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力爭降低至13.5%左右。
四川現實情況如何呢?并不樂觀!2024年,盡管四川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已降至14.2%,但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而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我國運輸成本在全社會物流成本中占比較大,通常在50%至60%左右。也就是說,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關鍵在于有效降低交通運輸成本。
“多式聯運是關鍵突破口。”四川省多式聯運數智平臺的建設單位、四川港投數智物貿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昕擺出一組數據:據測算,現階段我國多式聯運量占全社會貨運量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降低全社會物流總費用支出1000億元左右。
多式聯運指的是采用多種運輸方式運輸貨物。但在實際運輸中,鐵、公、水、空“連而不暢、鄰而不通”的現象較為常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信息不暢,運輸主體、運輸企業溝通成本高,出現了信息“孤島”、數據“斷鏈”。
四川聚力打造多式聯運數智平臺,正是為了集全社會之力,打通“孤島”、聯通“斷鏈”,讓多式聯運+智慧科技,成為解決物流難題的“鑰匙”。
海量資源+先進技術,打造“物流超市”
首次亮相的四川省多式聯運數智平臺提出:“打造四川物流平臺的‘高德’品牌”。
對于高德地圖,大家都不陌生,無論開車、走路還是公共交通,用它導航,想去哪兒都能輕松獲取出行方案。
葉昕表示,四川省多式聯運數智平臺要做物流行業的“導航儀”,讓物流運輸變得更便捷、更高效。
據介紹,平臺歸集了全省“鐵公水空郵”全要素數據后,應用AI大模型、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對既有數據進行重構,圍繞物貿活動的全生命周期,打造起功能齊全的“物流超市”,企業在這里可以選擇最優的物流運輸方案、全程實時監測運輸進度、匹配最心儀的倉儲方案等。
在試運行期間,攀枝花一家釩鈦大宗企業,新合作了一家境外下游采購商,可原來的物流伙伴沒辦法提供支持。這個需求在平臺發布后,30秒內快速為它匹配了10余家符合要求的服務商,3天時間就尋源確認了優質服務商,前期效率比以往高了2倍。
最近爆火的DeepSeek大模型也已接入了平臺。市級平臺也正在建設中,未來,我省平臺還將鏈入國家層面的相關平臺,將更多的數據納入“物流超市”。
推動多式聯運發展,不只是搭建數智平臺。
在大會上,國際道路運輸聯盟(IRU)為國際公路運輸(TIR)四川集結中心授牌,這是全國第五個、西南地區首個經IRU認證的TIR集結中心。TIR運輸系統在多國通用,通過TIR系統進行跨境運輸,在通關時可免去“開箱”環節,將大大提高運輸效率,降低倉儲等成本。
四川省陸海新通道發展有限公司與四川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現場簽約,將攜手開展多式聯運“一單制”嘗試。不久的將來,四川企業出口的貨物,在省內可直接裝進海運箱,通過鐵海聯運、不開箱抵達海外目的地。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盧軍介紹,加快建設設施一體銜接、線路一網聯通、信息一站互享、服務一單到底的現代化多式聯運體系,我省還將出臺一系列高含金量政策措施,全力支持物流企業增效、制造業商貿業企業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