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快遞小哥痛苦不堪的“僅退款”,在電商行業即將終結。
4月22日,據媒體報道,拼多多、淘寶、抖音、快手、京東等多個電商平臺將全面取消 “僅退款”,只待最后官宣。原有的 “退款不退貨”申請,將交由商家自主處理,平臺不再主動介入。
2021年,“僅退款”由拼多多率先推出,后在2024年時被京東、淘寶、抖音、快手等平臺相繼引入,成為各大電商平臺標配。這一政策推出的本意是為了更好地維護用戶權益,無需經歷繁瑣的退貨流程,并倒逼電商賣家提升產品品質。
億豹網持續關注“僅退款”問題,在實際操作中,這一規則被指過分偏袒消費者,并引發羊毛黨利用平臺規則薅商家羊毛,甚至快遞小哥一度成為“僅退款”的背鍋俠。
惡意利用規則漏洞
業內關于取消“僅退款”的呼聲不斷,引發相關部門重視。今年兩會期間,國家相關管理部門釋放了強烈的信號,明確表示會對平臺濫用“僅退款”規則,造成商戶貨款兩空的突出問題進行治理。
此前,淘寶天貓早在去年7月就率先松綁“僅退款”規則,打響行業“反內卷”,其后京東、快手等電商平臺相繼進行規則優化。阿里巴巴旗下平臺1688表示,將從今年3月下旬開始,全面取消“僅退款”。
今年1月,拼多多也宣布從運營側、商家側及用戶側推出五大舉措優化“僅退款”,不再主動介入優質商家的“僅退款”,同時完善內部打標機制,通過分析、研判停止惡意用戶的“僅退款”售后支持。
長期以來,在電商業內,“不退貨僅退款”的售后服務盡管具有爭議性,但的確為平臺“拉攏了”不少消費者,這一舉措能降低購物門檻且打消用戶顧慮。尤其是在電商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市場份額的重要性高過一切。
但也有一些“用心”的消費者利用該政策僅退款不退貨,薅商家羊毛,給商家造成極大損失,甚至有團隊專門鉆漏洞逼迫商家支付“保費”,嚴重破壞了營商環境和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
“1400元的洗衣機因無法安裝被僅退款”“網購11元衣服僅退款被判賠800元”等話題頻繁登上熱搜,不少買賣雙方因“僅退款”對簿公堂,這種機制讓正當經營的商家遭受損失,而最終只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權益受損的還是消費者。
億豹網了解到,也有不少消費者支持這一規則。比如一件東西本身價值就不大,一定要退貨的話甚至抵不上快遞費,寄來寄去浪費資源;還有一些商品已經損壞,無法再次銷售,退不退回區別不大。
包括“僅退款”規則在內,從“電商包郵”,再到“7天無理由退貨”,中國電商行業對規則的探索從未止步。實際上,規則本身不存在好壞,問題的關鍵在于有人利用了規則,而規則卻沒能準確識別,及時處理。
羊毛黨肆無忌憚
快遞小哥之所以痛恨“僅退款”羊毛黨一族,在于他們惡意利用“僅退款”進行“薅羊毛”,大量下單后不退貨,商家無奈投訴快遞企業,很多情況都是小哥掏錢承擔了賠償。
“僅退款”之后,一部分商家投訴快遞簽收未收到,甚至還有一部分消費者“僅退款”后取走快遞。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雖然是少數,但也暴露出了“僅退款”規則的漏洞。
一位電商商家關先生調取驛站視頻后稱,一名女顧客在購買了價值1800元的4件商品后,進行了全額“僅退款”操作,卻只退回一件商品,將另外3個快遞全部取走了。于是關先生決定駕車近千公里,找到該顧客討要一個說法。
億豹網發現,在保護隱私的名義下,有了虛擬號的“掩護”,一些羊毛黨更加肆無忌憚。而無奈背鍋的小哥對取消“僅退款”的呼聲愈發高漲,一位小哥吐槽說,對于“簽收未收到”的投訴,大部分是很難調到監控的,尤其是一些放在驛站與門口的件。
規則漏銅衍生出羊毛黨一族的產業鏈,在某二手交易平臺,僅用5.99元就可以購買一份平臺“僅退款”攻略。一些羊毛黨通過出售教程組團薅羊毛,通過虛假維權,以“質量問題”等理由申請退款,再通過二手平臺轉賣貨品獲利,他們稱之為零成本進貨。
當“僅退款”漸漸背離初衷,成為被惡意濫用的武器,這個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無人滿意,包括高度敏感的商家同樣繃緊神經,涵蓋快遞企業在內,這是一個各方都難以承受的代價。
業內一致認為,取消無序的“僅退款”,有助于電商行業從低價競爭回歸良性競爭,保障商家的經營公平,釋放消費活力,促進平臺健康發展,這也最終符合用戶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