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正在加速拓展業務版圖。8月29日,商業那點事兒小編獨家發現,菜鳥裹裹正在試水菜鳥標快“放心寄”服務來擴大商家寄件業務范圍。為了增添人力,菜鳥部分站點還以最高1.3萬元的薪資招聘快遞員。
國內上市快遞相繼披露的2023上半年業績顯示,4家快遞企業上半年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申通業務量與營收增速繼續領跑,順豐以66.23%的凈利增速領先,圓通憑借16.43%的市占率領先其他三家。
Shein出海,把服裝類產品的價格卷下來了。Temu出海,把更多品類的產品價格卷下來了。菜鳥、極兔乃至在海外起家的iMile都在中東有布局,為何中東物流遲遲沒有被中國平臺打通,痛點究竟在哪里?
修訂草案中同樣增加了小哥權益保護的內容,第六條中增加了“郵政企業應當保障其從業人員在社會保險、勞動用工、勞動保護、工資福利、教育培訓等方面的合法權益。”這一內容。
阿里拆分,菜鳥之后,子集團再次布局物流。 近日,淘天集團低調成立物流部,主要職能是平臺物流管理,協調社會化物流公司等物流資源。其負責人為陳明(花名紅方),直接向CEO戴珊匯報。
從快遞行業整體來看,已經步入萬億級營收體量,但與此同時,給人的感覺卻是越來越不賺錢了,各家、都在價格、時效、服務上卷了起來,考核增加,派費降低,加盟網點缺乏前進動力,行業的出路在哪里呢?
“通過平臺生態伙伴合作共建與自營模式探索的方式,建立一張覆蓋全國的物流供應鏈網絡與全套官方物流服務解決方案矩陣,以數字化、智能化為引擎,驅動物流供應鏈網絡安全、綠色、高效地運營”。
1907年西雅圖的一間地下室里,克勞德·賴安和吉姆·凱西用借來的100美元成立了美國信使公司(American Messenger Company),當然這家公司還有一個響當當的名號,全球物流的絕對龍頭:UPS。
在這個火熱的賽道中,不少港股上市公司也借此迎來業績或股價的困境反轉,TVB的母公司電視廣播,俞敏洪的東方甄選,還有今天要扒的交個朋友控股,都是借助直播帶貨重新被拉回到公眾的視野。
無獨有偶,三家謀求香港上市的快遞企業,紛紛提到了海外市場擴張計劃。行業內卷的背景下,國際化成為他們的不二選擇。在資本市場大環境并不理想的情況下,哪家將會在港交所率先敲鐘呢?
相比于快遞涉足電商,更多的劇本是,電商企業挺進快遞行業。比如,京東從一開始就自建物流,阿里的菜鳥,先是快遞企業信息服務者角色,如今也走向了自營,唯品會曾經有快遞品牌品駿。
在經歷多年探索后,北京快遞三輪車迎來可以上牌的時代。此次七部門聯合通告,允許快遞、園林、環衛等民生行業使用電動三輪車,并非是“一放了之”,而是更加“嚴格管理”。
也有網友將“晚發賠”與“僅退款”放在一起對比,兩者都會導致羊毛黨利用平臺漏洞薅商家羊毛,從而造成商家損失。總體來看,多數賣家支持“晚發賠”服務,但也對商家庫存設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