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獨家獲悉,原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逍遙子),將加盟晨壹基金,和創始人劉曉丹一起,共同擔任管理合伙人。
這是一個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消息。
意料之外在于,去年9月,當張勇卸任阿里的一系列管理職務后,人們猜測他會創辦一家新基金。但客觀來說,投資是一個講究年份的行業,如今對創立一個新機構來說,或許不能算是最好的時機。
情理之中則在于,從許多方面來看,這幾乎是一個可以把張勇的職業履歷和投資完美結合的路徑。
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財務投資基金,自2019年成立之初,晨壹就鮮明旗幟地定義了自己:一家并購基金。
作為這家機構的創始人,劉曉丹最為人所知的,也來自于她在華泰聯合展開的大刀闊斧的改革,短短幾年就將一個籍籍無名的地方券商,打造為國內的并購領導者。中國內資投行“三中一華”中的“華”,就是指劉曉丹領導下的華泰。她“并購女王”的名號也在此時立下。
投資的本質都是低買高賣。但不同的是,財務投資賺的是估值的價差,而并購賺的是更復雜、也更辛苦的錢。這是因為并購的難點不僅在于交易,而更在于故事的后半段:如何令一家公司變得更好,或者說,實現價值增值。這更接近于創始人、經營者的視角,而非投資人的。
這大概也是張勇和劉曉丹的互補意義。
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的張勇在1995年至2005年間,先后任職于安達信、普華永道兩大會計師事務所,而后加入盛大集團任財務總監,其后一路做到CFO:其間他完善了公司的財務與投資體系,延展了盛大的資本想象力。
有盛大當時的高管曾告訴36氪,當年公司接連的投資行為中,作為財務負責人的張勇深入參與了決策、盡調等工作。
2007年8月,張勇在盛大出完當季財報后,正式到陳天橋口中“規模較小的私人公司”阿里巴巴報到,出任淘寶網CFO。2015年5月,張勇接任阿里巴巴集團CEO,并在四年后的2019年9月成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帶領這一超大型組織經歷了環境的劇烈變化和一系列挑戰。
這些經歷或許也是張勇選擇晨壹的原因。
并購在中國,道阻且長。在過去二十年的國內資本市場,這是一個時常被提及、但又總是差一分火候的概念。究其根本,并購往往是更成熟的資本市場、乃至商業體系的標志和產物。
按照劉曉丹曾經的概括,美國之所以成為一個成熟的并購市場,源于其產業競爭、資本市場、公司治理這三要素都同時出現了。但在2023年3月的一次分享中,她說,第一次感覺到這三要素在中國同時閃現,“并購市場系統性的機會出現了。”
劉曉丹曾說過的一句話:“管理一定是難的,這也是并購基金創造價值的根本”。她和張勇的組合,或許將有助于推動更多的企業以及投資者重新思考并購的價值,激發并購市場的活力。
晨壹基金已完成多筆投資并購案例,最具代表性的包括:2020年3月,入局華蘭疫苗,并在之后成功收獲基金第一個IPO。同年5月,向比亞迪半導體注資1億元戰略投資。11月,晨壹向動力電池賽道龍頭中創新航投資3.44億,成功收獲又一IPO。2021年晨壹攜手團隊,通過快速并購整合成立瑞辰寵物醫院,22年分別獲得愛爾醫療和KKR的投資加持。還有今年年初的消息是,邁瑞醫療收購惠泰醫療控股權,完成了科創板首單“A控A”并購,晨壹發揮了獨特作用,這被視為中國并購大年啟動的風向標。
伴隨著過去十年創投行業的狼奔豕突,如今確實有大量的存量資產存在并購和優化重組的機會。
據36氪了解,幾乎所有二級投行、一級市場FA,都已經將并購(MA)業務作為了2024年業務重點。同花順iFinD數據也顯示,截至3月18日,年內A股市場共披露430單并購重組,其中63單已完成,367單正在進行。
放眼如今的資本市場,張勇似乎做了一個能夠最大化優勢的絕妙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接近張勇和劉曉丹的人,對他們二人的評價中都有共同的一點:“是真的低調”。身處一個熱鬧的行業,相似的精神氣質,或許才是合作默契的基石。
祝福他,投資人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