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抖音拉來了一眾第三方配送平臺,彌補自身在外賣配送方面的短板。從目前的實測情況來看,抖音外賣還面臨商家少、客單價高等問題,短期內對市場競爭格局影響有限。
在美團、京東等競爭對手不斷發力的同時,天貓此次加碼即時零售,將履約時長壓縮進半小時至一小時區間,給爭奪激烈的電商市場帶來變數。與此同時,菜鳥陸續接手菜鳥裹裹、天貓國際等阿里系平臺...
當前外貿發展環境日趨復雜,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增速回落,國際物流巨頭的“裁員潮”也隨之而來。據世界銀行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在通脹高企、利率上升、投資減少的大環境下...
長期以來,菜鳥直送的傳統業務為承接天貓超市的落地配包裹,更名后便將業務擴大到了天貓國際,并在部分城市建立自己的一級二級分撥,同時加大網點覆蓋密度,提速配送時效。
從各家快遞披露的數據來看,隨著極兔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行業整體再次回到單價上升、集中度提升的良性循環。這場洗牌當中頭部快遞企業有的鞏固領先地位,有的逆勢翻盤,而有的則開始表現出落伍態勢。
值得一提是,騰訊也將目光瞄準了視頻引流,流量變現這一路徑,這也意味著發力電商物流的超級變量又增加了一個。騰訊、抖音、美團在電商物流賽道如何各顯神通?掌鏈·第一物流網作以解讀。
這其中,包括小米、騰訊、美團、百度、國美、字節抖音、快手等。不過,遺憾的是,小米快遞成為第一個“倒下”的跨界者。那么,小米敗走后,其他的跨界巨頭又該何去何從?
春節過后,各大快遞企業省區公司相繼召開網絡大會,制定新一年發展政策,有的強調以業務量為主,有的側重服務質量,也有企業對派費進行調整。節后迅速恢復的快遞量,并沒給末端網點帶來多少緩沖時間。
劉強東選擇自建物流絕不可能是“花掉預算”的一時興起,而是經過審慎考量后的深思熟慮。實際情況是,在京東年營業收入還不到5億元時,劉強東在董事會上提議自建物流,就給出了高達10億美元的預算。
2015年,總理問賴梅松能否超越美國快遞巨頭FedEx、UPS,他沒有一絲猶豫:“到今年年底,中通業務量將與FedEx不相上下。”在快遞業,賴梅松是位猛人,執掌中通20年,一路逆襲成為全球運單量第一。
熬過了至暗時刻,2022年,王衛翻身了。最新業績預告顯示,2022年,順豐控股(002352.SZ)預計盈利超過60億元,同比增速超過40%。此前的2021年,公司主營業務利潤同比大降70%。
億豹網獲悉,全國上線后,為提速物流配送時效,抖音超市與順豐、中通等快遞公司展開合作。但除了試點城市之外,在其他地區并未打出“次日達”口號,也不提供小時購服務。
2022年受運價降低、疫情影響,城配行業發展受阻,那么,2023年城配行業、同城貨運平臺將朝著哪個方向發展?又能為新能源物流車推動提供哪些機遇呢?此時,新能源物流車車型結構會發生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