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豹網了解到,嚴格意義上來說,城配業務起始于2003年,隨后經過10年黃金期,在2016年,物流行業迎來資本潮,城配也開始有資本介入,隨后行業陷入內卷,資本催生行業價格戰。
上半年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預計達到806億件和6340億元,而在龐大的業務量背后,入局的玩家的現狀則更稱得上是撲朔迷離。三通一達已經成為過去式,圓通申通被極兔超越,而順豐卻依舊是凈利潤的冠軍。
據悉,京東的“買貴雙倍賠”服務,指的是消費者在購買了標有此服務標識的商品后,如果訂單實付金額高于特定平臺上同款商品的價格,則可以申請與訂單實付金額雙倍差額的補償。
電商巨頭亞馬遜,度過了一個“喜憂參半”的季度。8月2日,亞馬遜發布了2024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該季度內,亞馬遜凈銷售額達到14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6萬億元),不計匯率變動影響,同比增長11%;
今年以來,順豐、京東、菜鳥等快遞企業都加大了夜間服務的投入力度,順豐夜寄服務已覆蓋288個城市,京東旗下的跨越也一直都有24小時取派服務,菜鳥驛站則推動改造支持夜間取件。
7月初,抖音集團也調整了經營目標的優先級,不再把“價格力”放在首位,而將重點追求GMV增長。拼多多也調整了業務重點,從追求商業化和“絕對低價”,轉向將GMV增長列為第一目標。
其實也就相當于淘寶也推出了一種全托管的模式。不過區別于其他平臺的全托管模式,淘寶的全托管模式最重要的一點是保留了商家的自主定價權,允許商家自由選品和定價,擁有一定的利潤空間。
據消息人士稱,淘寶天貓已經就運費險問題,與合作伙伴進行了多輪磋商,部分補貼策略有望在今年9月試運行。此外,對商家關注的另一成本難題“僅退款”,淘寶也通過多項新策進行了“松綁”。
編者按:中國智造全球化浪潮如火如荼,企業紛紛出海“淘金”,個人也在尋找打開新財富大門的鑰匙。從北汽福田出走、“自命不凡”,結果創業路上被現實敲打,貸款600萬、一年賠掉100萬。
就宏觀市場容量來看,上半年業務量仍有23%的增長,只不過這其中到底有多少真實的增量,就不好說了。但就經濟形勢來看,消費降級越來越明顯,電商平臺客單價走低,購買頻次增多是不爭的事實。
數據顯示,國際快遞三巨頭市場份額占據了全球國際快遞市場90%的份額。即便國際快遞巨頭經歷業績下滑與低谷期,但從目前的競爭形勢來看,國內快遞企業面臨的挑戰或許剛剛開始。
作為“通達系”中入局最晚、最年輕的快遞企業,中通快遞在過去幾年實現了從“追趕——趕超——超越”的過程。在以“厘”為單位進行優化的快遞市場,中通快遞是怎么找到增長密碼的?
億豹網認為,正是在大型體育賽事這樣的“練兵場”上,中國快遞企業加快適應了現代化物流體系,也正是在這樣高強度、高標準、高要求的賽事服務中,中國快遞企業的實力不斷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