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為什么每年快遞淡季都要下調小哥計提呢?是否跟快遞企業間的“你超越斬荊、我亮劍登峰”的互相競爭有關呢?如此以來一線員工的滿意度和客戶的服務質量該如何保障?企業如何長期發展呢?
“沒必要做,為什么呢?全年幾乎無休,凌晨自己拉回來要時間,全家人都得圍著掃碼,還要給客人取件,還要寄件,退件,找件,看著自由,其實被綁住了。買設備,買手機,買車,買軟件服務費。
億豹網發現,馬某為何購買高達50萬元的保價?來回廣東的路費4000元也綽綽有余,馬某為何寧愿支付4000元保價費?法院判決后,馬某為何沒有上訴?這些重重疑點,讓業內人士看不明白。
如果平臺要為騎手繳納社保,那可能就得提高配送的單價,而且關于繳納社保的工資基數是多少,到手工資與訂單量和單價之間的關系都要說清楚。因為小哥們很關心繳納了五險一金之后,到手工資的變動程度。
在電商界,拼多多是一匹黑馬,穩超京東、直逼阿里,讓很多人感嘆,便宜貨也有“錢途”。然而,在直播電商這一賽道上,拼多多的腳步就沒那么穩了,曾有人評價其為“一步慢,步步慢”。
一年前,新規剛出時的熱議,大多緣于“快遞業高質量”發展要求,被簡單解讀甚至誤讀為“快遞必須送貨上門”。實際情況是,快遞員“送貨上門”并不是必選項,新規更強調的是投放前要尊重用戶意愿...
在上栗、瀏陽等地的物流公司,可見到不少專業的危貨車。在江西,記者進入萍鄉市達金物流公司,只見院內停放著數十輛專門運輸煙花爆竹的危貨車,車廂有“禁止煙火”標識,還貼有安全告示牌。
目前,大多數快遞外賣小哥的月收入在六七千元左右,少部分優秀者能夠月入過萬,但他們的工作強度和時間付出也遠超常人。毋庸置疑,即便平臺或網點承擔企業繳納的部分,小哥需要承擔的費用也并不低。
例如,通過優化派送線路、合并工序、提升車輛裝載率等措施,單個加盟商可實現每月降本數萬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一號工程”已覆蓋近3000家加盟商,提升了加盟商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
該季度,阿里凈利潤為464.34億元(63.61億美元),同比增長333%,主要是由于經營利潤增加、所持有的股權投資按市值計價的變動,以及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損益增加所致,部分被投資減值增加所抵銷。
以宇樹科技、DeepSeek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業,成為座談會上被討論最多的明星企業。座談會明確提出,要構建以“數智化轉型”為核心的新經濟路徑,這與快遞行業近年來的戰略選擇高度契合。
進入傳統淡季,價格戰卷土重來,但行業總體有望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中郵證券表示,2025年行業增長勢頭不減,看好各快遞公司業務量持續增長拉動營收規模,同時降本增效改善單位盈利水平。
目前快遞公司都是許可經營,每家快遞公司都需要持證經營,許可證上注明了經營地域,不同地市之間不能跨區收件。此前幾年,蘇州、義烏、鄭州等多地曾下發文件或展開行動,打擊超地域經營行為。